網頁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80歲前」描畫香港情‧景》─ 江啟明先生的訪問(明報)


江啟明的作品,不少也有一些「老人斑」(即隨時間暴露在潮濕環境而出現的印紋);這些「老人斑」正是和江啟明這位老人一樣,見證着歲月的轉變。
(江啟明--素描作品) 《「80歲前」描畫香港情‧景》
【明報專訊】近年很 多人重視「80後」的社會新勢力,認為他們積極參與社會事務、爭取改變。但當大家都將目光焦點放在這班生於1980年代的年輕人時,又有沒有了解另一班 「80歲前後」的長者對香港的意見?本土畫家江啟明最近展出他多年來的本地素描作品,以「80歲前」的身分表達自己對社會、對藝術發展的看法。
 
為保留而保留沒意義
出生並成長於香港,江啟明自小喜歡畫畫,由1960年代開始 以5B素描鉛筆及畫紙捕捉香港風貌。他認為,香港作為大都會,在某些情况下難以在發展及保留歷史遺蹟中取得平衡,但為保留而保留沒有意義。「就像灣仔修頓 球場旁的和昌大押,現在變成了高級餐廳,普通人不能隨便參觀,這樣的保留算不算活化呢?政府先後將牛棚、石硤尾工廠大廈、中環舊警察宿舍等地方改成文化創 意藝術村,卻沒有支持藝術發展的軟件配套,再多也沒有意義。」
江啟明筆下的畫作,沒有牛棚也沒有石硤尾工廠大廈,更多的是貼近生活的地方﹕西環東邊街、大角嘴福全街、錦田水尾村、上環文華里等。這些或不是別人眼中的特別地方,在江啟明眼中亦具備香港歷史意義。
 
畫街景要了解歷史
「作畫,第一步要懂得看。畫街景要求的不單是作畫技巧,也是 對歷史的研究。如今年初在土瓜灣發生的塌樓事件,政府當局及傳媒均以『唐樓』稱呼該棟建築物,那棟樓卻根本不是『唐樓』。現在沒有升降機的樓宇統統被稱為 唐樓,但真正的唐樓,樓梯是木製的,樓頂為瓦面鋪蓋的設計,而且沒有天台。現在所謂的『唐樓』,是當時流行俗語『住洋樓、養番狗』指的洋樓。唐樓的房與房 之間除頂部通空外,地面也有通空的位置,為的是增加空氣流通;廚房門檻位置旁邊總有一塊石,是為破柴之用。不知道這些細微處的畫家,就算外形畫得再似,也 沒有那種真實感。」
現時的唐樓和洋樓都不多,江啟明說大坑的一棟唐樓和位於太子 道與花園街交界的舊洋樓(前萬國藝專所在地),是市區中難得可見的活歷史。建築外,他亦畫下不少人物速寫,如苦力、織藤籃的人、在街邊餵母乳的婦人、收買 佬、漁人等。那年代的人都要捱世界,他們深刻的輪廓和打扮,現在再也找不到。畫筆,正是他用來記錄建築和人物更替的工具。
 
現在只會嘈驚妥協
畫簿記錄的城市愈來愈摩登,可香港的藝術發展卻始終停滯。 「現在的藝術家和商家經常站在對立面,但藝術家的確需要和商家掛鈎以生存。這是很簡單的道理﹕沒有商業機構(如這次的畫廊和商場)舉辦展覽,又怎能令更多 人認識藝術家的作品?不過我們的社會,就只會嘈,驚妥協,卻白白喪失了很多藝術發展的機會。」江啟明說,在法國第一次舉辦個人畫展的藝術家,政府會資助所 有費用;在部分西方國家,如果企業或商場舉辦藝術活動或進行藝術裝修,更能夠申請豁免稅項。他慨嘆的是,香港700多萬人,卻連美術學院、美術協會也沒 有,被澳門和深圳比下去。「重視地產發展的香港,為什麼不可以為新入伙的住宅單位,送上本地年輕藝術家畫作代替電器,以增加藝術家的曝光機會?」江啟明這 樣建議。
將藝術當成「禮物」可以是一個推廣平台,但香港藝術生態以至 社會環境需要的轉變,並不是送禮就能夠促成。藝術,的確是需要時間建立的品味。如果叫法國人像我們一樣每周工作60小時,每天擔心供樓供車結婚生仔的一大 筆支出,他們多年來建立的品味也有被消磨殆盡的可能。相反,當香港人不再需要為民生、政治、經濟等麵包問題操心,不就有更多時間培養作為牛油享受的藝術 嗎?當住在這裏的人有這一份文化修為,藝術市場亦自然能夠健康發展。這城市的建築物每天拆了又起,是令經濟發展走向前的必經過程;然我城的歷史、藝術、文 化發展,又要到何時才能夠同樣地拆去舊有的陋習,真正發展起來?
 
文:張曉冬
圖:陳智良(訪問)江啟明(素描作品)
協力: ArtLinks Asia
編輯:梁小玲

因 為眼疾的關係,江啟明近年減少作畫,卻花了四個月時間完成一本小說《大象風雷》,以文字方式記錄他父親當年由內地移民香港的一些經歷,以及近代中國和香港 所發生的種種苦難與變故。他說﹕「待我的眼部手術完成後,我希望可根據自己早年在中國旅遊的經歷,畫成一系列融合中國歷史、文化、地理、大自然的畫。」
(陳智良攝) 資料來源:明報,2010年7月22日http://news.mingpao.com/20100722/zaa1.htm
 ‧※‧
在此祝願江先生的手術成功,熱烈期待看到他的新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