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飪列必修科 點止煮飯咁簡單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港童近年被指連洗米也不懂,更遑論煮飯?明年9月起,英國中小學將烹飪列為必修科。現今小孩不愁沒人預備食物,未必要自己動手,但不少國家要求孩子自小學烹飪,藉此培養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豈止為煮餐飯咁簡單?
英政府今年2月公布新教學大綱,其中焦點之一是首次把烹飪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2014年9月起,7至14歲學生(即小學和初中學生)必須上烹飪 堂,至14歲時須學會煮出至少20種不同菜式,如餡餅、炒菜、咖喱飯等,被當地學者形容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名廚Jamie Oliver亦大力支持計劃。
事實上,豈止在英國,不少地方如日本、台灣及新加坡也把烹飪或家政課列入中學或小學必修科。日本的小學、初中和高中均設有不同課程目標的家政教育,小學生已開始學烹飪,小六生基本上都可煮到一人份料理(見表)。
本港不止小學生,連高中生也甚少有機會學煮餸,部分中學設初中家政課,同時學烹飪、針綫或手工,但家政課不屬必修科。據教育局資料,現時有334間學校提供初中家政科或相關科目,佔全港中學數目的70%。
本來孩子大可在家裏學習烹飪知識,但不少父母早為孩子準備好食物,又或有家傭服侍,外出用膳也方便,是否有必要讓孩子學習煮食?
事實上,英政府如此看重烹飪課,中小學生學煮飯,原因眾多。其中之一,固然是培養生活技能,讓他們掌握烹飪知識與技術,可餵飽自己與家人;但另一重點是認識食物,知道食物從哪裏來。
培養生活技能 學懂認識食物
早前英國營養基金會訪問2.75萬名英國學生,調查顯示,三分一小學生認為芝士長於樹上,1成中學生認為番茄生長在地底,難怪要惡補食物知識。
其二則為了藉此改善學童健康。英國政府表明,課程不止學做蛋糕等,更着重教授健康菜式,推廣均衡飲食,現時每3個9歲的英國學童中,就有一個過重。政府期盼藉着烹飪教學,讓學生認識食物、學會烹調健康菜式,有助改善他們肥胖的問題,提升健康水平。
日本、台灣則藉自小學烹飪,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自理和自立能力,例如日本孩子從小要求學會做家務、懂得做飯、打掃等,1998年起,日本小學、初 中和高中皆設必修家政教育課程,包括縫紉機使用、釘鈕扣、學烹飪等,到高中更要學飲食設計、食譜安排等。至於台灣,冀學生從家政教學活動中學習基本生活技 能。
回看本港,家長爭着為子女報讀補習班、興趣班等,孩子的學術能力佳、課外活動多,反而忽略培養子女基本技能,部分孩子連基本煮飯知識也沒有。
近年社會對港童在學習技能上高分、生活技能上零蛋的討論不少,例如部分小孩不會綁鞋帶、不會做家務如掃地、不會基本煮食等。
自理能力零蛋 港童現象嚴重
2008年教育學院有研究發現,近30%受訪中學生沒有在家煮食經驗。去年,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調查,318名受訪初中及小學生中,89%既不懂得洗米煮飯、也不會煮即食麵。
本港家長一向要求子女不停學習,但只限於學術方面,自理能力技能等卻很少理。事實上,有調查指84%受訪學生有興趣煮食,卻有逾7成家長明言禁止子女入廚房,認為時間寶貴,寧願子女溫習或進行課外活動。
但若孩子連洗米煮飯,或煮個麵也做不來,孩子終要成長獨立,自理能力在孩童時沒機會培養建立,日後是如何光景,不難想像。屆時是不願放手,抑或是放不了手?作為父母,又是否樂見?
早前有報道指,近年有中學為培養學生自理能力,決定重推家政課,踢走港童問題。學校不妨考慮重設家政課,加強學童自理能力,但家長也應主動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妨也嘗試,把他們從書桌拉到廚房,說不定可令孩子變得更醒?
欄名:港是港非
港童近年被指連洗米也不懂,更遑論煮飯?明年9月起,英國中小學將烹飪列為必修科。現今小孩不愁沒人預備食物,未必要自己動手,但不少國家要求孩子自小學烹飪,藉此培養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豈止為煮餐飯咁簡單?
英政府今年2月公布新教學大綱,其中焦點之一是首次把烹飪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2014年9月起,7至14歲學生(即小學和初中學生)必須上烹飪 堂,至14歲時須學會煮出至少20種不同菜式,如餡餅、炒菜、咖喱飯等,被當地學者形容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名廚Jamie Oliver亦大力支持計劃。
事實上,豈止在英國,不少地方如日本、台灣及新加坡也把烹飪或家政課列入中學或小學必修科。日本的小學、初中和高中均設有不同課程目標的家政教育,小學生已開始學烹飪,小六生基本上都可煮到一人份料理(見表)。
本港不止小學生,連高中生也甚少有機會學煮餸,部分中學設初中家政課,同時學烹飪、針綫或手工,但家政課不屬必修科。據教育局資料,現時有334間學校提供初中家政科或相關科目,佔全港中學數目的70%。
本來孩子大可在家裏學習烹飪知識,但不少父母早為孩子準備好食物,又或有家傭服侍,外出用膳也方便,是否有必要讓孩子學習煮食?
事實上,英政府如此看重烹飪課,中小學生學煮飯,原因眾多。其中之一,固然是培養生活技能,讓他們掌握烹飪知識與技術,可餵飽自己與家人;但另一重點是認識食物,知道食物從哪裏來。
培養生活技能 學懂認識食物
早前英國營養基金會訪問2.75萬名英國學生,調查顯示,三分一小學生認為芝士長於樹上,1成中學生認為番茄生長在地底,難怪要惡補食物知識。
其二則為了藉此改善學童健康。英國政府表明,課程不止學做蛋糕等,更着重教授健康菜式,推廣均衡飲食,現時每3個9歲的英國學童中,就有一個過重。政府期盼藉着烹飪教學,讓學生認識食物、學會烹調健康菜式,有助改善他們肥胖的問題,提升健康水平。
日本、台灣則藉自小學烹飪,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自理和自立能力,例如日本孩子從小要求學會做家務、懂得做飯、打掃等,1998年起,日本小學、初 中和高中皆設必修家政教育課程,包括縫紉機使用、釘鈕扣、學烹飪等,到高中更要學飲食設計、食譜安排等。至於台灣,冀學生從家政教學活動中學習基本生活技 能。
回看本港,家長爭着為子女報讀補習班、興趣班等,孩子的學術能力佳、課外活動多,反而忽略培養子女基本技能,部分孩子連基本煮飯知識也沒有。
近年社會對港童在學習技能上高分、生活技能上零蛋的討論不少,例如部分小孩不會綁鞋帶、不會做家務如掃地、不會基本煮食等。
自理能力零蛋 港童現象嚴重
2008年教育學院有研究發現,近30%受訪中學生沒有在家煮食經驗。去年,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調查,318名受訪初中及小學生中,89%既不懂得洗米煮飯、也不會煮即食麵。
本港家長一向要求子女不停學習,但只限於學術方面,自理能力技能等卻很少理。事實上,有調查指84%受訪學生有興趣煮食,卻有逾7成家長明言禁止子女入廚房,認為時間寶貴,寧願子女溫習或進行課外活動。
但若孩子連洗米煮飯,或煮個麵也做不來,孩子終要成長獨立,自理能力在孩童時沒機會培養建立,日後是如何光景,不難想像。屆時是不願放手,抑或是放不了手?作為父母,又是否樂見?
早前有報道指,近年有中學為培養學生自理能力,決定重推家政課,踢走港童問題。學校不妨考慮重設家政課,加強學童自理能力,但家長也應主動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妨也嘗試,把他們從書桌拉到廚房,說不定可令孩子變得更醒?
來源:經濟日報
2013年06月06日 星期四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30f0942-a774-488a-a172-4ef064668e8d-938665§ionId=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