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埭強:我也被罵過是騙子》
靳:這是一系列展覽的壓軸作,第一個展覽是墨化,第二個是脈化,這是第三個叫「物化」,我帶一班學生開了工作坊,以物件為中心,以「關愛」為主題,叫他們聯想做出作品來。展覽中有學生作品,也有老師及我的作品。
蘋:今年你七十大壽,都只辦設計展不辦畫展?
靳:畫展有一個在中文大學崇基書院展出中,直至下月20日,全部都是水墨畫,作品都很大。我現在半退休了,從前只能公餘去畫,但近日畫畫很勤力呀。我鍾意畫畫,也想多畫,這幾年很豐收。
蘋:開工作坊教學生感受如何,現在的學生難教不難?
靳: 最近這十年比較好。其實香港的黃金年代在九十年代,回歸對香港是有打擊的,九十年代的時候,年輕人太溫室了,學習意欲不夠強,不及內地學生。但香港是開放 城市,師資及措施都優勝。到了新世紀,我覺得年輕人又比之前的懂思考了,大概是因為通識教育辦得不錯,思想較從前多元,他們也曉問問題了。但九十年代的香 港年輕人很冷淡,你叫佢練習他還嫌你囉嗦!如果我跟他說這些內容他還嫌你講耶穌呢,「又唔係教我搵食!」,太實際了,教你搵食好皮毛,將來做不到大師的。 從這工作坊中,也看到他們有不同的想法。
蘋:這一代的學生關心那方面較多?
靳:他們關心自己的未來,也開始有了危機感, 會關心周遭的環境,香港是自由城市,周遭來的人也可以開公司,變成你的對手。說真的,香港這十年的市道很差,設計行已比不上回歸前,如果你局限在香港,機 會一定較少。我公司也進內地發展十多年了,最初先做交流。香港仍有優勢,我們的市場開放、環境自由、尊重原創,而且守法,也不需要做甚麼貪污賄賂的事情, 這都是我們的優勢呀。
靳:現在這一代太富裕了,當然仍有窮人,但比起從前,年輕人總算不用擔心溫飽了。這一代玩的事物 又多,虛擬的玩意多,令他們對身邊事物不大重視,所以這工作坊也想提起他們對身邊事物的興緻,就算是一扇趟門,也應該欣賞,我希望對生活要珍惜一點吧。我 展出的作品中,有用尺、有用石頭、有用秤砣、筆山等等,那些都是我自己的收藏,從中再作設計上的聯想,表達不同層次的意思。
蘋:你意思是,現在的設計都太冷冰冰,沒有人性了?
靳: 趨勢是這樣,我不是說科技不好,但我們要警惕,不要依賴電腦的那種精密,習慣那冷漠,電腦能營造美,但美背後有情呀,沒有情那需要藝術呢?所以電腦要學, 但人需要多點關心,要相信自己的手,用心去感受生活。好的設計也要表達到感情,就算是功能的設計──這個(產品)設計就不就手,這也需要感情呀!
蘋:你也收藏物件?
靳:我喜歡尺。我做裁縫又用尺,做設計師也用尺嘛。我也收藏石頭,但都不貴重,像海報中有一塊黑石頭,是當年嫲嫲用來揼元寶的,黑色的很有質感,用石頭揼元寶你不知道嗎?較貴重是一些印章,部份都幾貴㗎。
蘋:設計時,你是怎樣開始構思一個題目呢?
靳:首先要理解下題目,在題材上看看有甚麼聯想,其實設計師要訓練聯想,看看它能轉化成甚麼,有這個習慣,才能把它套入了主題,我的作品看下去會發現不只一個層次,多啲嘢睇,所以有些大師評我的作品說:他的作品未必第一眼就吸引人,但看久了有味道。
靳:如果只能選一件,可能選墨吧!因為我自少就對水墨 有感覺。我爺爺是工藝師,做建築物的裝飾、灰髹的,他退休了就畫下畫,我又跟他玩,當時我跟他住了十年,就喜愛上水墨及藝術了。他對我影響好大,若不是 他,我大概不會做了裁縫多年,仍放不下繪畫,結果去了讀設計。我父親是裁縫,當年的年輕人,一是讀書,二是學一門手藝,父親當年就帶我去跟另一師傅學藝, 我當年也沒抗拒。
蘋:後來在那裏學設計?
靳:67年開始,在港大校外進修部學設計。我本來做裁縫,後來只是因為喜歡畫畫 去了學設計,然後有同學認為我功課做得好,就找了我去做設計。設計與藝術好像有點似兩兄弟,我都喜歡。裁縫也是好職業,為人服務,但當年沒有時裝,做裁縫 沒甚麼發揮空間,只是領口闊點窄一點,結果我就選擇了設計這條路了,而設計又可以養家養自己,成了專業。畫畫、設計都能成藝術,只是畫畫自主性高一點,其 實畫畫弄得不好也是垃圾一件!
蘋:你意思是,設計也可以成為藝術?
靳:設計是可以到達藝術層次的。藝術怎樣會好?有個情 字!當然有些藝術也是冷的,但也是種抒發,如果你性格內沒有情字,怎樣感動別人呢?你創作要先感動自己再感動人嘛!年輕時我也不理解啊,我以為自己要做偉 大的藝術家,去感動人,不做商業的事情,但後來才知道商業也可以感動人呀,做得好才是藝術呀。
靳:也有挫敗,被別人鬧囉!都有㗎。我畫水墨畫也被罵,「我用我法」嘛,老師又提我們「私心」 ──自己的心最重要,我後生也很大膽,當年畫的水墨離經叛道,當年的藝評白紙黑字寫明「靳埭強」來罵的,那惟有自己回家反省,他有沒有罵錯呢?我當年最初 畫的是現代水墨,受了波普藝術(Pop Art)影響,他們不畫人物山水,卻去畫印刷品,結果我又去畫機械、鐘錶圖形,跟人哋囉!在香港來說,也有藝術館收藏,但同時被罵,尤其是傳統畫派,覺得 我畫的不是國畫。後來我畫的山水也很調皮,將古人的山水畫畫一次,然後調轉又畫一次,有點城市人白日夢的狂想,結果又被人罵囉!因為我當時畫中常加入幾何 線條,他們大標題是「靳埭強是幾何騙子!」其實我畫圓畫斜線,大自然一樣有。
蘋:那麼你怎樣反應?
靳:回家後我自己反 省,例如波普藝術,那藝評家說外國是太空時代,登陸月球,而我畫的只是啤塑膠時代。我又思考一下,後來反省自己也太跟別人潮流了,藝評家也有一點道理,我 太追求時尚,只是他的批評方法不對。當時是七十年代,有個關心香港本土的意識,因為正值中文運動,我也認同自己不了解中國文化,認識太少了,就回國看看民 間藝術,設計內開始加入了面譜、手相、風車、算盤,畫水墨畫開始去大自然寫生,我又用水墨加入設計內。
蘋:半退休後的生活,會多放一點時間來畫畫?
靳: 我還有一些公職,例如教育工作,例如我是這裏(兆基創意書院)校董會主席。我希望藝術教育成為必修課,藝術教育不是美術教育,它是混合了美術、音樂、影像 等等。讀過了識得欣賞,這是創意思維、智能教育,過去流行說它的作用是「淘冶性情」,有!它有陶冶性情,但不只是如此,我說的智能,是你長成後有聯想、有 幻想、有理想,也有追求,這是人生的培養,但你讀過後,不一定要做畫家的。
地點:兆基創意書院(樂富站出)
時間:10am-7pm(逢星期日、公眾假期及2012年
12月22日及2013年1月2日休館)
靳叔談創作路:「最初我也做得不好,也是模仿別人。我記得做了設計五年左右時,覺得自己也做得不錯呀,很有美感,又實淨,但不是我自己的感情!我得注意自己的感情。」他強調「我用我法」:「這是我性格,就算臨摹我也不喜歡寫一模一樣的。」
今年七十大壽,雖然半退休,但設計界巨人靳埭強活躍度不減當年,這是他年內第三個展覽了。約這位大師訪問,
記者遲到了,氣來氣喘跑到現場,但這位擅水墨,靳埭強真人卻的確帶點仙風道骨的氣質,全不在意,笑意盈盈。被譽為世界百強設計師的靳叔,一如所有武林高
手,年少時受過挫折,當年畫現代水墨被罵得狗血淋頭,在中文運動的背景下深切自省,才創出這種中國風的設計路。
記者:何兆彬 攝影:伍慶泉
記者:何兆彬 攝影:伍慶泉
這四幅,95年台灣漢字展,他以紙筆墨硯加上「山水風雲」四字組成,是靳叔典型的中國風格。
蘋:蘋果 靳:靳埭強
物化設計展
蘋:靳叔,這是你年內第三個展覽了,這與之前的展覽有可分別?靳:這是一系列展覽的壓軸作,第一個展覽是墨化,第二個是脈化,這是第三個叫「物化」,我帶一班學生開了工作坊,以物件為中心,以「關愛」為主題,叫他們聯想做出作品來。展覽中有學生作品,也有老師及我的作品。
蘋:今年你七十大壽,都只辦設計展不辦畫展?
靳:畫展有一個在中文大學崇基書院展出中,直至下月20日,全部都是水墨畫,作品都很大。我現在半退休了,從前只能公餘去畫,但近日畫畫很勤力呀。我鍾意畫畫,也想多畫,這幾年很豐收。
蘋:開工作坊教學生感受如何,現在的學生難教不難?
靳: 最近這十年比較好。其實香港的黃金年代在九十年代,回歸對香港是有打擊的,九十年代的時候,年輕人太溫室了,學習意欲不夠強,不及內地學生。但香港是開放 城市,師資及措施都優勝。到了新世紀,我覺得年輕人又比之前的懂思考了,大概是因為通識教育辦得不錯,思想較從前多元,他們也曉問問題了。但九十年代的香 港年輕人很冷淡,你叫佢練習他還嫌你囉嗦!如果我跟他說這些內容他還嫌你講耶穌呢,「又唔係教我搵食!」,太實際了,教你搵食好皮毛,將來做不到大師的。 從這工作坊中,也看到他們有不同的想法。
蘋:這一代的學生關心那方面較多?
靳:他們關心自己的未來,也開始有了危機感, 會關心周遭的環境,香港是自由城市,周遭來的人也可以開公司,變成你的對手。說真的,香港這十年的市道很差,設計行已比不上回歸前,如果你局限在香港,機 會一定較少。我公司也進內地發展十多年了,最初先做交流。香港仍有優勢,我們的市場開放、環境自由、尊重原創,而且守法,也不需要做甚麼貪污賄賂的事情, 這都是我們的優勢呀。
設計要感情
蘋:怎麼會以物件(物化)為主題?靳:現在這一代太富裕了,當然仍有窮人,但比起從前,年輕人總算不用擔心溫飽了。這一代玩的事物 又多,虛擬的玩意多,令他們對身邊事物不大重視,所以這工作坊也想提起他們對身邊事物的興緻,就算是一扇趟門,也應該欣賞,我希望對生活要珍惜一點吧。我 展出的作品中,有用尺、有用石頭、有用秤砣、筆山等等,那些都是我自己的收藏,從中再作設計上的聯想,表達不同層次的意思。
蘋:你意思是,現在的設計都太冷冰冰,沒有人性了?
靳: 趨勢是這樣,我不是說科技不好,但我們要警惕,不要依賴電腦的那種精密,習慣那冷漠,電腦能營造美,但美背後有情呀,沒有情那需要藝術呢?所以電腦要學, 但人需要多點關心,要相信自己的手,用心去感受生活。好的設計也要表達到感情,就算是功能的設計──這個(產品)設計就不就手,這也需要感情呀!
蘋:你也收藏物件?
靳:我喜歡尺。我做裁縫又用尺,做設計師也用尺嘛。我也收藏石頭,但都不貴重,像海報中有一塊黑石頭,是當年嫲嫲用來揼元寶的,黑色的很有質感,用石頭揼元寶你不知道嗎?較貴重是一些印章,部份都幾貴㗎。
蘋:設計時,你是怎樣開始構思一個題目呢?
靳:首先要理解下題目,在題材上看看有甚麼聯想,其實設計師要訓練聯想,看看它能轉化成甚麼,有這個習慣,才能把它套入了主題,我的作品看下去會發現不只一個層次,多啲嘢睇,所以有些大師評我的作品說:他的作品未必第一眼就吸引人,但看久了有味道。
畫畫、設計都能成藝術
蘋:你叫學生選一樣最有感覺的事物來創作,如果你也只能選一件,你會怎麼選?靳:如果只能選一件,可能選墨吧!因為我自少就對水墨 有感覺。我爺爺是工藝師,做建築物的裝飾、灰髹的,他退休了就畫下畫,我又跟他玩,當時我跟他住了十年,就喜愛上水墨及藝術了。他對我影響好大,若不是 他,我大概不會做了裁縫多年,仍放不下繪畫,結果去了讀設計。我父親是裁縫,當年的年輕人,一是讀書,二是學一門手藝,父親當年就帶我去跟另一師傅學藝, 我當年也沒抗拒。
蘋:後來在那裏學設計?
靳:67年開始,在港大校外進修部學設計。我本來做裁縫,後來只是因為喜歡畫畫 去了學設計,然後有同學認為我功課做得好,就找了我去做設計。設計與藝術好像有點似兩兄弟,我都喜歡。裁縫也是好職業,為人服務,但當年沒有時裝,做裁縫 沒甚麼發揮空間,只是領口闊點窄一點,結果我就選擇了設計這條路了,而設計又可以養家養自己,成了專業。畫畫、設計都能成藝術,只是畫畫自主性高一點,其 實畫畫弄得不好也是垃圾一件!
蘋:你意思是,設計也可以成為藝術?
靳:設計是可以到達藝術層次的。藝術怎樣會好?有個情 字!當然有些藝術也是冷的,但也是種抒發,如果你性格內沒有情字,怎樣感動別人呢?你創作要先感動自己再感動人嘛!年輕時我也不理解啊,我以為自己要做偉 大的藝術家,去感動人,不做商業的事情,但後來才知道商業也可以感動人呀,做得好才是藝術呀。
被罵騙子
蘋:靳叔,你其實有沒有受過挫敗?靳:也有挫敗,被別人鬧囉!都有㗎。我畫水墨畫也被罵,「我用我法」嘛,老師又提我們「私心」 ──自己的心最重要,我後生也很大膽,當年畫的水墨離經叛道,當年的藝評白紙黑字寫明「靳埭強」來罵的,那惟有自己回家反省,他有沒有罵錯呢?我當年最初 畫的是現代水墨,受了波普藝術(Pop Art)影響,他們不畫人物山水,卻去畫印刷品,結果我又去畫機械、鐘錶圖形,跟人哋囉!在香港來說,也有藝術館收藏,但同時被罵,尤其是傳統畫派,覺得 我畫的不是國畫。後來我畫的山水也很調皮,將古人的山水畫畫一次,然後調轉又畫一次,有點城市人白日夢的狂想,結果又被人罵囉!因為我當時畫中常加入幾何 線條,他們大標題是「靳埭強是幾何騙子!」其實我畫圓畫斜線,大自然一樣有。
蘋:那麼你怎樣反應?
靳:回家後我自己反 省,例如波普藝術,那藝評家說外國是太空時代,登陸月球,而我畫的只是啤塑膠時代。我又思考一下,後來反省自己也太跟別人潮流了,藝評家也有一點道理,我 太追求時尚,只是他的批評方法不對。當時是七十年代,有個關心香港本土的意識,因為正值中文運動,我也認同自己不了解中國文化,認識太少了,就回國看看民 間藝術,設計內開始加入了面譜、手相、風車、算盤,畫水墨畫開始去大自然寫生,我又用水墨加入設計內。
蘋:半退休後的生活,會多放一點時間來畫畫?
靳: 我還有一些公職,例如教育工作,例如我是這裏(兆基創意書院)校董會主席。我希望藝術教育成為必修課,藝術教育不是美術教育,它是混合了美術、音樂、影像 等等。讀過了識得欣賞,這是創意思維、智能教育,過去流行說它的作用是「淘冶性情」,有!它有陶冶性情,但不只是如此,我說的智能,是你長成後有聯想、有 幻想、有理想,也有追求,這是人生的培養,但你讀過後,不一定要做畫家的。
物化-靳埭強與學生以物詠情設計展
日期:即日起至2013年1月17日地點:兆基創意書院(樂富站出)
時間:10am-7pm(逢星期日、公眾假期及2012年
12月22日及2013年1月2日休館)
■字體展海報。橫是一抹黑,直是一把尺,形成一個T字,兩者都是設計元素,而T字剛好代表了Typography(字體),幼線與粗線分別又組成了TYPO四個字母。
■以一塊舊葉書簽,「滴」出綠色,表達環保訊息。
■靳叔特別提到的學生作品,這同學家中有個傳統,每人出生時都獲贈筷子一對,並刻上名字,他就以此為題。
■香港設計中心HKDC Awards,以靳叔收藏的尺形成重重高山,其實又是Awards的A字。
■這系列是靳叔特別為是次展覽而繪製的,精采。構圖近似他的設計作品,他說:「構圖是因為我的審美觀,因為我喜歡正直居中的構圖,喜歡留白,又喜歡大字細字的對比,也就是太極陰陽的原理。」下款很調皮,簽上「靳叔七十後」。
資料來源:2012年12月11日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ulture/art/20121211/18096955
資料來源:2012年12月11日 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ulture/art/20121211/1809695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