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紙筆考試能反映藝術教育的本質與價值嗎?》黃素蘭博士,2005

紙筆考試能反映藝術教育的本質與價值嗎?
黃素蘭
        期待已 久的新高中課程終於伴隨學制改革齊齊出爐了,並成為近期全城討論的焦點。何以高中課程改革較小學與初中的改革來得重要,令教統局長和常任秘書長經常表示 「不容有失」?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與公開考試和升學就業有著緊密關係。因此要評論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建議的改革方案是否實際可行,不能忽視藝術教育的本質意 義和能否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大學和僱主參考。

認同課程改革的方向
小學與初中的視覺藝術科課程自90年代至今已經改了兩次,然而高中的課程卻實施超過20年, 早已跟不上時代發展,亦無法銜接初中課程。視覺藝術科教師都知道資訊科技發展令世界變了,美術教育已經不能停留在過去的美術製作範疇;他們亦深明資訊科技 與視覺媒體的超速發展,本科不但要讓學生懂得欣賞和評論藝術品,還要懂得分析、詮釋和解讀日常接觸的視覺現象、影像與文化。因此,相信沒有教師會反對新高 中視覺藝術科有需要進行課程改革,而且亦會認同視覺藝術「可通過有別於語言系統的意義解讀方法,成為一種重要的傳意體系。」(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評局,2004,頁297)
如何反映真正的學習能力
新高中視覺藝術科提出以「視覺藝術創作」與「視覺藝術評賞」兩個學習範疇為課程架構,確能夠反映時代需求;不過在「評估」的建議上則有很大的商榷餘地。筆者認同外芳在明報( 1116 )引述 盧乃桂 教授指出評估要能反映課程的真實;筆者亦相信藝術教育較適宜採用「真實評估」(authentic assessment)模式,即從「真實生活」情境中直接量度學生的表現,因為這樣才可以反映學生真正學了甚麼。要是視覺藝術科真的如課程宗旨所言,強調「開放式探究的視覺藝術學習過程」(298),建議的評估方法就應該為學生提供探究時間。例如:以西九龍文娛區的天幕設計為題讓學生進行評賞,透過資料搜集,學生可以針對其外表設計、實用性、象徵性、代表性,甚或安全性等不同角度,以文字、圖片、圖表或漫畫等形式作出分析、詮釋與評價,以展示他們的個人觀點。再以去年來港展出的《巡遊》為例,學生要對有關作品進行評賞,最少需要了解畢加索繪畫《巡遊》的時代背景與個人經歷,方能掌握畫家要藉著作品傳遞甚麼訊息。擬題者亦可同時展示普普藝術的代表畫家 David Hockley所畫的《巡遊》,通過兩件作品的比較、分析,刺激學生思考:David Hockley有意抄襲,抑或要傳遞其他訊息,讓學生作出評論。
視覺藝術科教師要評估的顯然不是對與錯的問題,而是讓學生透過資料搜集,提出的分析、詮釋和評價是否具個人觀點、論據是否合理、能否解讀畫作傳遞的社會、文化或創作者意圖傳遞的訊息等。要是如新高中視覺藝術科的課程建議,在3-6小時的校外評核中「以文字書寫對視覺藝術作品的評賞(提供藝術作品的資料)(306),筆者會疑惑學生有機會進行資料搜集嗎?以傳統的考試模式,要求學生到試場去以數小時來考核視覺藝術評賞,可以反映學生真正的評賞能力嗎?
課程發展處於114-5日 為中學視覺藝術科教師舉辦了三場發布會,幾位與會者相繼致電給筆者表達他們對台上官員與嘉賓推銷的新高中視覺藝術科評核方法的不滿。其實他們的意見不無道 理,例如:以文字書寫考核學生的藝術評賞能力,對於語文表達能力較低的學生不利,其藝術科的成績肯定因此被拖垮;另外,視覺藝術科教師不是「語文」教師, 他們的責任是促進學生通過「視覺語言」(有別於文字語言)來表達他們的意念或進行視覺藝術評賞,沒有理由要求學生以文字為中介來評核他們的視覺藝術科水平。
宜釐清教育的手段與目的
事實上大家不願意看到、但卻不能否認公開考試確實主導了教學課程,而且主導了學生如何學習的現實。因此,藉著是次大規模的高中課程改革,如外芳所言,雖然可以借助評估為手段(means)以扭轉藝術教育被邊緣化的宿命,但教育的大前題是如何令學生學得更加好,而不應該令他們成為競逐學科地位的犧牲者。我們決不能強調手段而忘卻藝術教育的本質與目的(end)
要是未來新高中視覺藝術科的校外評核真的採用「以文字書寫對視覺藝術作品的評 賞」,大家可以想像新高中的視藝科教學會變成怎樣?學生會如何面對這種以文字為中介的考試模式?要是出版商發現本科有利可圖,相信視覺藝術科定會史無前例 地出現不同版本的「精讀」,視覺藝術科教師為了學生的成績,加入操練學生答題技巧的大軍中,學生亦難免要多背誦一科標準答案。這種紙筆考試模式能反映藝術 教育的本質和價值嗎?能評估學生真正的藝術評賞能力嗎?相信沒有人想看到這種扭曲的結果!
筆者的建議
當然,要成功實施「真實評估」,需要很多資源配套與安排。其中,教師培訓絕不能少,因為教師未能掌握「真實評估」的真意,由上而下推行的考改只會造成互不信任的局面;此外,校外審核與調分機制亦需要慎重考慮。
要是大家在一時三刻無法改變考試主導學習的情況,又覺得暫時不是適當時間全面實施「真實評估」,即100%校內評核;那麼,為了藝術教育不會被扭曲為考核學生的語文能力或變成為考試而背誦的科目,大家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實施「校外評核」,以擴展學生的學習空間之餘,亦可以取得學生真正的藝術創作與評賞能力。
由於視覺藝術的表達方式「有別於語言系統的意義解讀方法」,因此如要以校外評核方式評估學生的視覺藝術評賞能力,筆者建議可由考評局設題,給學生一段合理的資料搜集時間(如一個月),然後:
1)          以任何形式(文字、圖片、錄音等)向考評局提交一份評賞報告;或
2)          考生帶同他們的資料搜集冊,接受考評局安排的面試。
至於「視覺藝術創作」亦可由考評局在一個月前向考生公布多個創作題目,讓他們任 選其一,然後在校內教師監督下進行資料搜集、意念建構等考試前的準備工作,然後安排指定的一天讓考生在自己學校的試場,在考評局提供的畫紙和草圖紙上展示 他們的創作意念與創作成果。監考方面,除了本校教師外,最好能安排一位校外人士同場監考,確保考試的公平和公正。
以上只是筆者拋磚引玉的愚見,當中仍然存在很多細節問題需要大家提出討論,但所 有的討論都應該集中在如何達成視覺藝術教育的本質意義與價值,以及如何令學生的學習最有利。課程決策者不應試圖在普及的高中教育搞精英的藝術教育。在此課 改之際,其實應該好好討論怎樣的課程才能體現視覺藝術科課程改革的宗旨與目的,以達致真正藝術教育的本質和價值。雖然高中課改無可避免地會牽動考改問題, 要是課程發展處與考評局能好好合作,為視覺藝術科開創新局面指日可待。至於到試場「以文字書寫」方式考核視覺藝術評賞這項建議,除了會扭曲藝術教育的本質 意義外,亦無法反映學生真正的能力,請課程決策者三思。
參考資料
外芳( 20041116 )。「藝術教育的私房菜與攻坊賽」。香港:明報。
課程發展議會與香港考評局 (2004)。《新高中課程核心及選修科目架構建議──視覺藝術》(297-312)。香港:編者。
本文轉載自:
2005年第一期《香港美術教育》頁2223。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出版

‧※‧
其他文章:http://hk.myblog.yahoo.com/cow-ology/article?mid=356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