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頁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文字評賞考評劣制 逼得教師發瘋》吳加里。星島日報

《文字評賞考評劣制  逼得教師發瘋》吳加里。星島日報‧2011年7月11日
我是前綫教師,許多專家學者沒從教師角度看最近爭議的「視藝科文字評賞的規定」,除了極少部分有使命感的教師,在極之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身心疲憊,仍然做義工,為業界發聲,對這件視藝科考評事件關心絕對不是無事生非。是非的問題,一個專業的教師不能沉默不語。

一、視藝科佔過半的教師,被指令教導不是他們同意的考評範圍的內容,會有非常嚴重的考評可信度的後果,當局有責任作出澄清和作出領導,即或當局用「擾亂視聽」等批評反對的同儕,我們仍要用專業的良知抗議其對同工的漠視。考試或評估的形式,按美術教育學者如 艾斯納 博士(Dr.ElliotW.Eisner)的看法有三種:一是分數,二是測驗(包括對教師的種種回饋),三是評鑑(自己反思、同儕、與一般標準作比較)
當然,評鑑學生的方法有許多,任何擁有教育碩士以上學歷的教師,在讀教育評鑑學科時,都會聽過艾斯納是看重我們視藝科獨特的一種「專家/收藏家」評鑑法。
理順共識談何容易
通俗來說,一幅畢加索的畫,牛頭角一位媽媽說不喜歡,她選擇掛上劉德華的海報作睡房裝飾,藝術好壞、優劣是主觀的嗎?藝術館應該掛那樣的畫?問誰?我們身為視藝科的教師,會教學生這個分別嗎?知識重要,如未接觸過世界名畫,明白畢加索是立體派大師,又怎能評賞?
考評局到大學請教授學者以評鑑權威來訓練教師,教師千萬不要放棄獨立思考。對博士(不理哪一系的博士)盲 目拜服,產品設計師沒有資格去評鑑平面設計或時裝設計專業。大眾傳媒普遍尊崇專家和高官的意見,忽略報道前綫教師的聲音。在眾多高中文憑科目中,視藝科屬 社會科目一類,不是數學科等理科,學習和評鑑方法故有分別。教師從教育上來評鑑就很有價值,但盲目跟從考評模糊及不合學生程度的標準,是不專業的。
二、教師的質素和能力。廿年前我已在報紙寫過,科老師多來自本港幾所教育學院或 大學。美術歷史和美學哲學訓練不是視野狹窄,便肯定不足。而且近來更有不少來自本地和海外、設計、建築、工程、歷史、電影界等轉過來的年輕視藝科教育工作 者,學養、經驗和知識差別都非常大。希望在這種師資中理順一條共識,一致的對古今中外視覺世界所有東西的評賞標準,談何容易?
與外國多年已有計畫和系統的人力培訓有別,今時忽然引入西方也沒有的高中評賞筆試,非常震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已開始發展這個當年叫美術科(較現在的視覺藝術範圍細),八十年代中入行,我已參加課程發展議會,當時,美術及設計課大致是圖畫堂,好些有心的教師,會隨自己的興趣和專長,加入陶藝、攝影、版畫、漫畫、設計、水墨和手工藝等。
身為家長,美術課是快樂和自由的。我不用學生多交功課也考到很滿意的成績,故學 生很喜歡,師生沒有如現在的對立。而且,非學術的學生的可由美術設計的成功感獲得自信,有些學生經努力在美術創作上表現潛力而成功考入大學,成為對社會有 貢獻的人。這些年來,教師的學歷大大提高了,但考評的制度、教學的質素怎樣?有目共睹,報考此科人數大量減少四成,考評制度和教學改革上出現的危機不容忽 視。
三、離開了學校八年,現在以代課老師身分,再到前綫,一看,不得了!學生感受壓力有增無減、家長投訴為甚麼這個「閒科」要孩子改完又改,校本評核作品做到三更半夜,假期也要補課?有教師說她校有讀了四、五年的學生都退選了!前綫教師真的不知如何是好!
(三之一)
註︰小題為本報所加
吳加里(資深中學視覺藝術科教師、香港美術教育協會秘書)
資料來源:星島日報。2011年7月11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