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6日 星期三
《陳奕迅做錯什麼?》王迪詩
《陳奕迅做錯什麼?》 王迪詩
從倫敦回港。在希斯路機場登機處坐著看書,周邊的人開始竊竊私語,「陳奕迅呀!」,只見一個戴帽子的男人背向群眾坐在遠處的角落。 坐在我身旁的一對父母慫恿兒子:「快去找Eason簽名拍照!快去快去!」兒子看來有十六七歲,長得比父母還要高。他拿著父母給他的紙和筆,低著頭去找Eason。我從遠處看見陳奕迅給他簽了名,但當少年拿出手機似乎是要求拍照,Eason搖搖頭,然後主動跟少年握手。 ⋯⋯ 接下來,群眾像缺堤一樣蜂擁而上,陳奕迅被團團包圍,很多人拿出手機拍照。少年回來,父母心急地問:「怎麼啦?有沒有拍到照片?」 「他說不想拍照,但有跟我握手呀。」少年說。 「死蠢!點解你唔偷影?」老爸罵道。少年一臉委屈。老媽又加一句:「人人都係咁影啦,理得佢鍾唔鍾意啫!」 另一對夫婦拖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女兒,向親戚朋友炫耀偷影得來的照片。「看!這是近距離拍的。嘩,佢真人肥過隻豬!」其他人也起哄:「影啦!又唔使錢!」 如果你看見這些父母怎樣教自己的子女,會發現香港有一班「cheap精」拚命將下一代打造成另一班「cheap精」。刻薄、自私、貪小便宜。陳奕迅為少年簽名後婉拒拍照,但主動跟少年握手,後來大夥兒圍過去狂影相,他還是跟大家有說有笑,算是有涵養了。少年懂得尊重不勉強拍照,在父母眼中竟是「死蠢」,因為「執輸」在香港是一件很丟臉的事,那表示你不夠醒目。父母偷拍回來不覺得臉紅,還到處炫耀。常說「港孩」質素低、讀屎片,何不問問父母為什麼教屎片? 我不是陳奕迅的「粉絲」,但我尊重他的工作。不管他來倫敦為放假還是公事,在候機室裡都是他的私人時間,沒有簽名拍照的義務。有人說:「做得公眾人物,預咗啦!」那假如你老公或老婆有外遇,能否說:「你結得婚,預咗啦!」你可以說既然選擇結婚,就應該有心理準備自己和配偶婚後可能面對誘惑,但不能說被伴侶背叛是你「應得」的,誰叫你結婚呀笨蛋?每次都搬出「食得鹹魚抵得渴」作為理由,大佬,食鹹魚罷了,又沒有害人,為什麼處處遭到社會懲罰?幫你簽了名,任你影相,換來的就是你一句「肥過隻豬」。 這班「cheap精」因為「唔使錢」所以人影我影,「理得佢鍾唔鍾意」,拿了著數後還插人一句「真人肥過隻豬」。既然這樣不屑,你又影?遊歷過二十個國家,我未見過有像香港人這麼刻薄。香港人絕非大惡,打劫銀行是不敢的,只會搶馬會派的免費贈品,搶康民署派的免費門票,碰見明星若不拍照會好驚蝕底。貪小便宜不知在什麼時候成了一種「美德」,只要免費,就算搶回來丟進垃圾桶也是好的。 就是這種心態,所以問香港人興建高鐵好不好?好呀,但不要建在我家門前。向阿爺爭取民主好不好?好呀,但不要斷了阿爺賞賜的財路。難怪連大陸人都看不起我們。
王迪詩
《頭條日報》專欄文章
資料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daisywonghk?ref=stream&hc_location=stream
2013年10月31日 星期四
《港人Lomo設計師:越懷舊.越有味》蘋果日報
訪問Lomography,像穿過時光隧道。面積約500呎的上環唐樓「工場」,製作樣板的工具,幾乎只有筆、白紙和木板,完全跟數碼無關!七、八十後的首腦Cat和Chu,不追科技、不追潮流:「設計Lomo相機,當然是越懷舊,越有味道!」
記者:陳國輝
攝影:潘志恆
北京邂逅Lomo老闆
肯下苦工,再加幾分天份,當個攝影師或許並非幻想!不過,要像阿Cat般成為Lomo相機設計師,從無到有、製作一部潮界相機,再熱銷全球,香港暫時就只有他一人體驗過:「加入這間公司是一次機緣巧合;2004年,我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Lomography World Congress,無意間結識了一位同樣對攝影好有研究的奧地利人,後來得知對方竟是Lomography大老闆!」
熱情騙不了人,老闆發現阿Cat對攝影「熟到如此地步」,同年便邀請佢加入,成為第一位Lomo港人設計師!阿Cat話,Lomo是一間與別不同的相機公司,入行原因,除了基於他對攝影有濃厚興趣,亦由於他是一個鍾意懷舊,愛復古的人:「我一直有幫潮流雜誌《Milk》寫專欄,題材包括介紹一些舊的相機和懷舊科技資訊,例如曾寫過35mm菲林拍片機LomoKino,那超白的視覺衝擊,很有趣!」佢大讚,此機最過癮係需要自己落手落腳,人手攪動,可惜這種復古玩法,現今幾近絕迹!
■Cat說:「小時候已被父親啟發他對攝影的執着。」
■Lomo相機對光源很敏感,拍攝黑白照很Moody。
■Chu用Experimental Lens Kit,攝於一次台灣之旅。
■Cat以自己最愛的LC-Wide在維也納隨行拍Snapshot。
■Lomography港人設計師Cat。
三年懷孕期:LC-Wide
追求人機合一,放棄現今的數碼設計,是他們設計Lomo相機大方向:「從九十年代接觸Lomo開始,便認定它走在Snapshot文化最前線!」由始至終,Cat最享受是親手操控一部機械式相機,並聽到快門「咔嚓」一聲時的快感。
跟Chu的合作,要追溯2010年他加入之後:「製作相機過程很複雜。我們先有藍圖,然後飛去維也納滙報、修改;下一步是設計,Chu負責繪畫相機設計圖,並跟同事裝嵌一部樣板機,進行測試,再滙報,平均幾個月時間便可正式發售。」
自家製品中,印象最深刻就是LC-Wide:「此機參考82年由俄國推出的LC-A,除了外觀要模仿六十年代的懷舊風格,還採用當年LC-A的零件。」過程中的痛苦,是玻璃要塞進機身時引致的光學問題,他們修改了七次,也製作過七部樣板機,結果花了三年時間才完成!回顧這36個月「懷孕期」,他們看見「子女」成才,一點辛苦又算甚麼。
直闖唐樓工作室
以別有洞天形容他們的辦公室,頗為適合。當你以為地舖營業,一樓是Office,點知從唐樓側門直上,唐二樓才是他們的真正「竇口」。與地舖的鮮明形象,這裏對比更強烈,例如地上放了一個舊式單聲道喇叭,聽的是黑膠唱片,還有沖曬菲林的黑房,連工作室都咁懷舊!只可惜,阿Cat話有大量不能曝光的樣板機仍在屋內,故不方便進行拍攝。
■Fisheye1是Chu的第一部Lomo相機,他還說當年在eBay購買,很具紀念價值。
親生仔逐個睇
LomoKino
充滿懷舊感覺的拍片機,其採用35mm菲林的效果,令不少復古迷攪唔停手。
Diana F+
一部完全由香港製造的相機,顏色豐富搶眼之餘,還可加裝機頂閃燈,好卡娃兒!
LC-Wide
令Cat產生特別攝影體驗的作品,採用40cm短打距離,Impact好大,他自己都用咗5年。
Experimental Lens Kit
專為M4/3相機而設的可換式鏡頭,有24mm、12mm以及Fisheye
資料來源: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tech/art/20131030/18484783
2013年10月5日 星期六
關心視藝教育發展的文章總覽 (更新:2013年6月7日)
一直關心視藝發展,原來同道中人也多,以下把我曾剪存的文章整理為一連結總覽,方便各方友好查看。(若有進一步發展,隨即更新)
以下余樹德先生的文章,已獲其本人同意發放。
(另,各方友好如有其他文章想加入以下總表,歡迎聯絡本人)
《特別滙報》余樹德
2010年11月13日香港考評局於香港知專設計學院舉辦
香港中學文憑試視覺藝術科校本評核教師研討會及工作坊
特別滙報
考評局中學文憑試視覺藝術科校本評核教師研討會專家小組共四位成員(黎明海博士、 劉公煌 博士、 黄素蘭 博士與吳 文正 教授)不滿課程發展處官員粗暴干預(專家們堅持用的字眼)考評局工作,四位憤而辭去考評局有關工作的原委 (以下陳述經上述四位專家審視修訂):
《考試專家不滿新高中視藝科公開試扼殺學生創意集體辭職》余樹德
《考試專家不滿新高中視藝科公開試扼殺學生創意集體辭職》
余樹德(前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組主席及前考評局視藝科評核經理)
多位曾參與中學會考與高級程度會考,並協助發展新高中視藝考評工作多年的考評專家,不滿新高中視藝科考評扼殺學生創意,年初已集體辭去考評局有關工作。他們包括來自香港教育學院講師、浸會大學副教授、香港理工大學副教授,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知專設計學院副院長等人。他們強烈不滿考評局不尊重本科考評專家意見,一意孤行以數學量化般評核視覺藝術科,並以無邊際「吹水」般的文字評賞來作視藝考試,令教師及考生無所適從。以致師生虛耗精力時間不斷操練,導致學生視藝創作被忽略,扼殺學生創意想像力的發展。
《考評局高考視藝科屢改審核機制並隱瞞失誤》余樹德
《考評局高考視藝科屢改審核機制並隱瞞失誤》
余樹德
(前考評局視藝及音樂科評核經理)
(前考評局視藝及音樂科評核經理)
高級程度會考視覺藝術科校本評核作品集實施多年,進行順利而公信力強。以往(2008年及以前)考生呈交的作品集經校內教師評分後,還須經考評局委派三人外評專家小組面試評分。考生校本評分數是四個分數(校內教師+三位外評專家評分)的平均分,作為審核所有該科校本評核分數的機制。
2011年5月23日‧星島日報《新高中視藝考評受干預 學者總辭 藝術評賞要跟官方標準》梁子健
視藝考評風波
《新高中視藝考評受干預 學者總辭 藝術評賞要跟官方標準》
首屆中學文憑試明年九月正式推行,其中視覺藝術科首次加入藝術評賞,但原來去年在釐訂評核準則時,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與考試及評核局的專家小組出現分歧,結果導致五人專家小組集體辭職以示抗議。
2011年5月24日‧明報《新高中視藝考評專家集體辭職,抗議教局粗暴干預評審標準》
視藝考評風波
《新高中視藝考評受干預 學者總辭 藝術評賞要跟官方標準》
首屆中學文憑試明年九月正式推行,其中視覺藝術科首次加入藝術評賞,但原來去年在釐訂評核準則時,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與考試及評核局的專家小組出現分歧,結果導致五人專家小組集體辭職以示抗議。
2011年5月24日‧星島日報《學生補趕「吹水」探究迎合考評》
終於有報章報導這件事!香港教育真的一池死水...
《新高中視藝考評專家集體辭職,抗議教局粗暴干預評審標準》
【明報專訊】考評局新高中視藝科專家小組5名成員不滿「教育局官員粗暴干預考評局工作」,集體辭職。教育局及考評局回應稱,這5名專家已完成任務,校本評核監督的工作已另外聘請兩名學科專家出任。
2011年5月24日‧東方日報《五專家學者辭職抗議》
終於有報章報導這件事!香港教育真的一池死水...
《新高中視藝考評專家集體辭職,抗議教局粗暴干預評審標準》
【明報專訊】考評局新高中視藝科專家小組5名成員不滿「教育局官員粗暴干預考評局工作」,集體辭職。教育局及考評局回應稱,這5名專家已完成任務,校本評核監督的工作已另外聘請兩名學科專家出任。
2011年5月24日‧太陽報《教局粗暴干預五學者齊劈炮》
終於有報章報導這件事!香港教育真的一池死水...
《新高中視藝考評專家集體辭職,抗議教局粗暴干預評審標準》
【明報專訊】考評局新高中視藝科專家小組5名成員不滿「教育局官員粗暴干預考評局工作」,集體辭職。教育局及考評局回應稱,這5名專家已完成任務,校本評核監督的工作已另外聘請兩名學科專家出任。
《教局關注視藝考評 指存不同意見正常》
《教局關注視藝考評 指存不同意見正常》 2011年5月25日
【大公報訊】新高中課程繼通識評分安排惹爭議後,又爆出考評局視藝專家小組五名成員不滿教育局官員干預考評局工作而集體辭職事件。教育局發言人表示,在發展課程及考評的過程中,不同意見是十分正常,並不存在干預或施壓的問題。
《老師無專家引領評分準則難一致》
(星島日報報道)首屆新高中視覺藝術科校本評核下周起呈分,本報昨報道學生臨急應付校本評核的情況,今日則探討前綫教師評分的困難。有擔任校本評核分區聯絡員的視藝科老師指出,五名考試及評核局專家集體請辭後,各區視藝科教師只能在缺乏專家支援與諮詢下,自行摸索評分尺度,無法達至一致的評分標準,最終可能對考生不公平。
《不滿行政干預港五學者辭職 香港教育局回應稱是專業交流,並非干預或施壓》
《不滿行政干預港五學者辭職 香港教育局回應稱是專業交流,並非干預或施壓》
南都訊記者王日晶香港高中新學制課程考核引起爭議。在制定課程評核准則時,香港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被指多次干預專家意見,5名專家學者集體辭職以示抗議。教育局回應表示是專業交流,不存在干預。
《學者:預告試題免「看圖作文」》
(星島日報報道)中學文憑試視覺藝術科的考評方式近日引起學界關注,記者翻查資料,發現本港文憑試視藝科考試,要求考生即場進行文字評賞,但在多國同類考評均不設評賞筆試。有學者指,本港視藝科沒有指定課程,把文字評賞列入公開試並不合理,更只淪為「看圖作文」,建議仿效GCSE預先公布試題的做法,讓考生早作準備。
《課程與考評 誰話事?》
《課程與考評 誰話事?》程尚達
本報教育版上周獨家報道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引發「考評風波」,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與考試及評核局的專家小組,就校本評核是否須按照評核描述評分出現分歧,導致考評局五名專家集體辭職,以示抗議。程尚達問過教育界友好,他們認為今次風波,正好反映新高中課程與評估架構,究竟是課程抑或考評主導的「深層次矛盾」。
《視藝老師要發聲 成立關注組》
星島教育F01
Sing Tao Daily 教育點評
《視藝老師要發聲 成立關注組》程尚達 2011-05-31
新高中視覺藝術科的藝術賞析觸發考評風波,除了引發課程與考評之間的主導問題外,近日亦令老師忿忿不平,要為視藝科學生爭取公平的考評機制。程尚達知道,一群年輕視藝科教師包括科主任,正籌組成立「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部分成員更是考試及評核局委任的校本評核分區統籌員,小組希望爭取發聲與持續跟進事件,不再做「沉默的大多數」。
《視藝文憑試學者倡重納藝術史》程尚達
Sing Tao Daily 教育點評
《視藝文憑試學者倡重納藝術史》程尚達 2011年6月1日
程尚達昨在本欄提到,一批年輕視藝科教師籌組「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焦點之一是新高中文憑試要求學生以筆試方式進行藝術評賞,被學界質疑扭曲了學生的創意。程尚達同視藝科教師與學者傾開,他們認為其中一個國際普遍採用而切實可行的辦法,是把藝術史重新納入考試範圍。
《培育創意人才?扼殺學生興趣?教育工作者談視藝科課程與考核的嚴重謬誤》
【培育創意人才?扼殺學生興趣?─ 教育工作者談視藝科課程與考核的嚴重謬誤】
教協報記者
前言:政府重視西九文化區的建設,甚至想將香港打造為區域文化樞紐,但一個社會的藝術文化發展,不能只靠一堆建築項目,而是創意藝術人才的培育,新高中學制視藝科,能否擔任這重要角色?還是如視藝教師所擔心,正在扼殺視藝創意教育?去年11月,視藝科5人考評專家小組為抗議
郭玉美文章。星島日報。6月6日
星島日報。6月6日
上週經報章連番報導的「視藝考評風波」---教育局課程發展處(視覺藝術科)和考評局的專家小組意見分歧,結果五人專家小組集體辭職一事,使人回想起去年11月校本評核教師工作坊中,課程及考評的高層台上吵罵,唇槍舌劍,仿如擬離異的父母,在子女前互數不是般。想及前線老師在教改及新課程中,筋疲力竭但仍懷著教學的心火,奮力而為,但後方卻以冷水澆頭,實在使人唏噓!
2013年10月4日 星期五
2011年6月23日‧明報《視藝教師:考評機制有問題》
以下是6月23日各報章對「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新聞發佈會的相關報導:
《關注組倡撤視藝評賞筆試》(星島日報報道)新 高中視藝科考評爭議引起教師關注。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的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視藝教師未能完全跟從考試及評核局的評分準則描述,作為校本評核的評分準 則;近七成人反對在筆試考核藝術評賞及創作掛鈎。小組要求全面取消文憑試視藝科考試的藝術評賞筆試,評分準則描述由硬性準則改為教師評分參考。考評局表明 現階段不宜就考評方式作出重大改動。
2011年6月23日‧蘋果日報《教師促取消藝評機制》
以下是6月23日各報章對「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新聞發佈會的相關報導:
《關注組倡撤視藝評賞筆試》(星島日報報道)新 高中視藝科考評爭議引起教師關注。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的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視藝教師未能完全跟從考試及評核局的評分準則描述,作為校本評核的評分準 則;近七成人反對在筆試考核藝術評賞及創作掛鈎。小組要求全面取消文憑試視藝科考試的藝術評賞筆試,評分準則描述由硬性準則改為教師評分參考。考評局表明 現階段不宜就考評方式作出重大改動。
2011年6月23日‧星島日報《關注組倡撤視藝評賞筆試》
以下是6月23日各報章對「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新聞發佈會的相關報導:
《關注組倡撤視藝評賞筆試》(星島日報報道)新 高中視藝科考評爭議引起教師關注。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的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視藝教師未能完全跟從考試及評核局的評分準則描述,作為校本評核的評分準 則;近七成人反對在筆試考核藝術評賞及創作掛鈎。小組要求全面取消文憑試視藝科考試的藝術評賞筆試,評分準則描述由硬性準則改為教師評分參考。考評局表明 現階段不宜就考評方式作出重大改動。
2011年6月23日‧東方日報《教師批視藝科評核不公》
以下是6月23日各報章對「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新聞發佈會的相關報導:
《關注組倡撤視藝評賞筆試》(星島日報報道)新 高中視藝科考評爭議引起教師關注。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的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視藝教師未能完全跟從考試及評核局的評分準則描述,作為校本評核的評分準 則;近七成人反對在筆試考核藝術評賞及創作掛鈎。小組要求全面取消文憑試視藝科考試的藝術評賞筆試,評分準則描述由硬性準則改為教師評分參考。考評局表明 現階段不宜就考評方式作出重大改動。
2011年6月23日‧太陽報《藝術評賞納筆試 近七成教師唔撐》
以下是6月23日各報章對「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新聞發佈會的相關報導:
《關注組倡撤視藝評賞筆試》(星島日報報道)新 高中視藝科考評爭議引起教師關注。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的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視藝教師未能完全跟從考試及評核局的評分準則描述,作為校本評核的評分準 則;近七成人反對在筆試考核藝術評賞及創作掛鈎。小組要求全面取消文憑試視藝科考試的藝術評賞筆試,評分準則描述由硬性準則改為教師評分參考。考評局表明 現階段不宜就考評方式作出重大改動。
2011年6月23日‧文匯報《7成視藝科教師批課程考評》
以下是6月23日各報章對「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新聞發佈會的相關報導:
《關注組倡撤視藝評賞筆試》(星島日報報道)新 高中視藝科考評爭議引起教師關注。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的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受訪視藝教師未能完全跟從考試及評核局的評分準則描述,作為校本評核的評分準 則;近七成人反對在筆試考核藝術評賞及創作掛鈎。小組要求全面取消文憑試視藝科考試的藝術評賞筆試,評分準則描述由硬性準則改為教師評分參考。考評局表明 現階段不宜就考評方式作出重大改動。
《「混淆視聽」的疑惑與問責》
「混淆視聽」的疑惑與問責
余樹德
考評局前評核經理
兩局(教育局與考評局)在6月22日發表聯合回應筆者同日的撰文《新高中視藝考評遭干預扭曲》,認為筆者在混淆視聽。但諷刺的是在翌日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發表調查報告顯示:《美術協會籲視藝校評一律5分》星島日報
《美術協會籲視藝校評一律5分》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為對新高中視藝科校本評核的考評方式表達不滿,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呼籲全港視藝科教師在校本評核報告內,劃一給予學生最高級別的五 分,藉此逼使考試及評核局啟動調分機制,變相把評分責任轉嫁考評局審核員,迄今已獲五十名視藝科老師支持。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昨批評,協會做法是「不專 業、不誠實、不理性、不合理」,對表現較佳的考生極為不利。
(星島日報報道)為對新高中視藝科校本評核的考評方式表達不滿,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呼籲全港視藝科教師在校本評核報告內,劃一給予學生最高級別的五 分,藉此逼使考試及評核局啟動調分機制,變相把評分責任轉嫁考評局審核員,迄今已獲五十名視藝科老師支持。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昨批評,協會做法是「不專 業、不誠實、不理性、不合理」,對表現較佳的考生極為不利。
《專業為公義發聲 抗拒強權》余惠冰‧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 評論 2011年07月06日 星期三
《專業為公義發聲 抗拒強權》
自5月中特區政府提出立法會「遞補機制」以來,社會上爭議不斷,每天從不同媒體所見所聞,一些人反口覆舌,一些人衝擊被拘,在這樣的氛圍中成長,學生學到甚麼?教師又是否應該視此為公民教育良機,加以把握?《美術協會︰一致評分不拖低成績》‧星島日報
《美術協會︰一致評分不拖低成績》
(星島日報報道)新 高中視藝科校本評核明日呈分限期到,而該科引發的考評風波近日亦白熱化。本報昨日報道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呼籲全港視藝教師一律把校本評核評為滿分,迄今已獲 一百八十名視藝教師及藝術界人士支持;該會執委黎明海強調,今次行動不會拖低成績優異的學生的分數,而該會今日在報章刊登聲明,對文憑試視藝科考評提出四 點質疑,並擬就事件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
(星島日報報道)新 高中視藝科校本評核明日呈分限期到,而該科引發的考評風波近日亦白熱化。本報昨日報道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呼籲全港視藝教師一律把校本評核評為滿分,迄今已獲 一百八十名視藝教師及藝術界人士支持;該會執委黎明海強調,今次行動不會拖低成績優異的學生的分數,而該會今日在報章刊登聲明,對文憑試視藝科考評提出四 點質疑,並擬就事件向申訴專員公署投訴。
《應以仲裁解決視藝科評核紛爭》戚本盛
《應以仲裁解決視藝科評核紛爭》‧戚本盛(教育工作者)
2011年7月7日‧星島日報香港美術教育協會呼籲全港視藝教師給新 高中視藝科校本評核中劃一給學生最高的五分,引來考評局秘書長唐創時的強烈批評,他指協會「不專業、不誠實、不理性、不合理」,這樣強烈的回應,明顯是因 為協會的呼籲戳中了要害,他在猛烈批評協會的同時,又有否反思,
2013年10月2日 星期三
《教育點評──視藝考評風波 引發校評危機》程尚達
《教育點評──視藝考評風波 引發校評危機》程尚達
新高中視藝科首份校本評核今日截止呈分,但視藝考評風波卻激起千重浪。香港美術 教育協會周一呼籲全港視藝科教師,一律把學生的校本評核評為滿分,試圖逼使考試及評核局啟動異常個案的調分機制,把評分責任推給考評局,以示不滿視藝考評 欠缺清晰指引。有校長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此舉是釜底抽薪的做法,亦反映校本評核存在多重矛盾。
新高中視藝科首份校本評核今日截止呈分,但視藝考評風波卻激起千重浪。香港美術 教育協會周一呼籲全港視藝科教師,一律把學生的校本評核評為滿分,試圖逼使考試及評核局啟動異常個案的調分機制,把評分責任推給考評局,以示不滿視藝考評 欠缺清晰指引。有校長友好同程尚達傾開,認為此舉是釜底抽薪的做法,亦反映校本評核存在多重矛盾。
《質疑視藝校評調分制美協倡全給滿分》
《質疑視藝校評調分制美協倡全給滿分》‧文匯報‧2011年7月8日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徐思)全港現時約有350所中學開設新高中中五視覺藝術科,有關學生將於明年參加首屆中學文憑試。各人須參與校本評核,學校呈分限期今日截止。香港美術協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徐思)全港現時約有350所中學開設新高中中五視覺藝術科,有關學生將於明年參加首屆中學文憑試。各人須參與校本評核,學校呈分限期今日截止。香港美術協
《美術協會為何要呼籲「五分行動」?》黎明海
《美術協會為何要呼籲「五分行動」?》‧星島日報‧2011年7月8日
香港美術教育協會7月2日舉行《重構新高中視藝課程與考評》論壇後發表聯署聲明,呼籲全港視藝科教師「在欠缺清晰和一致的課程及考評指引下,應給予學生校本評核成績最優等級,即5分,藉此保障學生在本科六年中學學習的成就」(以下簡稱「5分行動」),此呼籲遭考評局秘書長 唐創時 博士抹黑,本會對唐秘書長未了解本會聲明前,斷章取義而莽自抹黑,表示極度遺憾及失望。《文字評賞考評劣制 逼得教師發瘋》吳加里。星島日報
《文字評賞考評劣制 逼得教師發瘋》吳加里。星島日報‧2011年7月11日
我是前綫教師,許多專家學者沒從教師角度看最近爭議的「視藝科文字評賞的規定」,除了極少部分有使命感的教師,在極之繁重的教學工作中,身心疲憊,仍然做義工,為業界發聲,對這件視藝科考評事件關心絕對不是無事生非。是非的問題,一個專業的教師不能沉默不語。《視藝科要以創作為核心》吳加里。星島日報
《視藝科要以創作為核心》吳加里。星島日報。2011年7月12日
和朋友談話,留意到許多中學紛紛買了大量美術歷史書,短短幾個月,我被兩所小學 請去跟教師分享「評賞」。我在幾所代課的學校觀察得來的印象,許多原是寫給大學生或職業設計師、藝術家讀的,學生在歷史課看非常資料性的歷史數據性簡報, 填充做大量文字化的工作紙,筆記厚厚一大冊。學生時間不足,只能馬虎應付,不可依時交功課,或以偷偷抄襲網頁資料作假。
和朋友談話,留意到許多中學紛紛買了大量美術歷史書,短短幾個月,我被兩所小學 請去跟教師分享「評賞」。我在幾所代課的學校觀察得來的印象,許多原是寫給大學生或職業設計師、藝術家讀的,學生在歷史課看非常資料性的歷史數據性簡報, 填充做大量文字化的工作紙,筆記厚厚一大冊。學生時間不足,只能馬虎應付,不可依時交功課,或以偷偷抄襲網頁資料作假。
《視藝科作品集評估是為了學習 不是為了分數》吳加里‧星島日報
《視藝科作品集評估是為了學習 不是為了分數》吳加里‧星島日報‧2011年7月13日
視覺藝術科公開試所有考生都要考筆試,全世界只有香港!
許多像我們前線的中學視藝科老師,反映給我們知道。評核校本視覺藝術很困難。這 是很可以理解的。只有一位或兩位老師來評,公平和信度不夠。我的經驗是,每人都或許有偏見,教育局和考評局應多給教師訓練,在評估技巧多方面教導,有些學 者甚至說學習就是評估,分不清了,但作為公開試,學生升學和就業都要考慮這文憑上的分數,我們就要非常嚴肅地保證其專業可信度。
視覺藝術科公開試所有考生都要考筆試,全世界只有香港!
許多像我們前線的中學視藝科老師,反映給我們知道。評核校本視覺藝術很困難。這 是很可以理解的。只有一位或兩位老師來評,公平和信度不夠。我的經驗是,每人都或許有偏見,教育局和考評局應多給教師訓練,在評估技巧多方面教導,有些學 者甚至說學習就是評估,分不清了,但作為公開試,學生升學和就業都要考慮這文憑上的分數,我們就要非常嚴肅地保證其專業可信度。
《視藝校本評核的不公與混亂》梁德賢。
《視藝校本評核的不公與混亂》梁德賢。星島日報。2011年7月31日
七月十四日及十九日,教育局及考評局分別舉辦了研討會,解釋視覺藝術科的校本評核及公開考試部份的細則,可惜仍未能令前線教師釋疑。本文先談校本評核部份。在 七月十四日 的研討會上,考評局的科目經理和專家,花了長時間解釋校本評核調分機制如何嚴謹,但對若干實際運作,特別是由分區統籌員擔任調分及作品集的呈交要求,卻仍有很多缺漏。
《考評亂局誰來問責》黎明海。
《考評亂局誰來問責》。黎明海。星島日報 2011-08-26
視覺藝術科考評議論近日備受大眾關注,就有關議題香港美術教育協會(下稱本會)於七月七日在本地報章及刊物發表聯署聲明,就有關討論提出四項聲明: 「第一,視覺藝術科校本評核學習成就描述表只宜作參考,不應列作遵守原則;第二,即時取消本科筆試內視藝評賞與創作的必然關係;第三,重新檢視新高中視藝 課程的組織、編整和結構;第四,檢討校本評核作品集的數量及執行的形式」。
視覺藝術科考評議論近日備受大眾關注,就有關議題香港美術教育協會(下稱本會)於七月七日在本地報章及刊物發表聯署聲明,就有關討論提出四項聲明: 「第一,視覺藝術科校本評核學習成就描述表只宜作參考,不應列作遵守原則;第二,即時取消本科筆試內視藝評賞與創作的必然關係;第三,重新檢視新高中視藝 課程的組織、編整和結構;第四,檢討校本評核作品集的數量及執行的形式」。
《評視藝卷無標準答案》
《評視藝卷無標準答案》星島日報‧2012年1月12日
(星島日報報道)考試及評核局前日派發視覺藝 術科的練習卷,考生缺乏背景資料下,誤評內地維權藝術家艾未末《兩腳桌》等藝術品。考評局昨向學校公布該科評卷參考,指明考生只須比較作品表象的異同、合 理的形式分析、多角度的意義詮釋與價值評價即可得分,毋須準
(星島日報報道)考試及評核局前日派發視覺藝 術科的練習卷,考生缺乏背景資料下,誤評內地維權藝術家艾未末《兩腳桌》等藝術品。考評局昨向學校公布該科評卷參考,指明考生只須比較作品表象的異同、合 理的形式分析、多角度的意義詮釋與價值評價即可得分,毋須準
2013年1月27日‧大公報【批視藝科評分尺度 團體促請完善考評】
【批視藝科評分尺度 團體促請完善考評】 大公報 A15 | 港聞 2013-01-27
【本 報訊】視藝科是首屆文憑試之中,較難考取佳績的科目之一,僅得0.6%考生考獲5**級。由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統籌及香港美術教育協會的一項調查指出, 受訪教師對首屆視藝科
2013年1月27日【視藝教師怨文憑試評分嚴苛】
【視藝教師怨文憑試評分嚴苛】 文匯報 A16 | 香港新聞
2013-01-27
2013-01-27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去年首屆文憑試視覺藝術科只有0.6%考生取得5**頂級成績,較各科整體平均1.1%低。
2013年1月27日【蘋果汁:九成教師不滿視藝評分法】
蘋果汁: 九成教師不滿 視藝評分法 蘋果日報 A16 | 港聞 2013-01-27
【本報訊】去年首屆中學文憑試的視覺藝術科,全港只有24名考生取得最高成績5**,佔4,425位考生0.6%。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早前訪問了38間中學的視藝科教師,結果九成教師表示
2013年4月23日《新高中的遺害》AM730
《新高中的遺害》2013年04月23日‧AM730
文化拆局 - 黃英琦
【am730專欄】新高中的問題,不僅是課時長,要教要學的永遠教不完,令習慣死讀的同學
2013年5月1日‧星島日報《回應吳克儉局長於立法會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問題的答覆(一)》
2013年5月1日‧星島日報《回應吳克儉局長於立法會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問題的答覆(一)》
新高中視覺藝術科的考評一直引起前線老師及學者的關注。這些爭議的核心是學者認為現今考評模式及氛圍,不利香港創意生態的發展。這議題也引起代表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立法會議員馬逢國的關注。本年度四月十七日,馬逢國議員就新高中課程視覺藝術科以書面方式於立法會會議提出八點質詢,而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也於當日就提問作出書面答覆。
2013年5月2日‧星島日報《回應吳克儉局長於立法會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問題答覆 (二)》
2013年5月2日‧星島日報《回應吳克儉局長於立法會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問題答覆 (二)》
吳克儉局長表示「根據2012-13學年《新高中科目資料調查》顯示,修讀視覺藝術科的中四、中五及中六學生人數分別為6 267、5 349及4 562。」;「在2011-12學年,各個選修科目有關
2013年5月2日‧星島日報《兩課程關注組命運大不同》By 程尚達
1 .星島日報 | 2013-05-02
F01| 星島教育| 教育點評| By 程尚達
F01| 星島教育| 教育點評| By 程尚達
2013年5月2日‧星島日報《兩課程關注組命運大不同》By 程尚達 |
2013年5月3日‧星島日報 《回應吳克儉局長於立法會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問題答覆 (三)》
《回應吳克儉局長於立法會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問題答覆 (三)》
星島日報 2013年5月3日
馬逢國議員提問:「當局有否檢討文憑試視藝科考獲第3級或以上成績的考生的百分比,較高考考獲E級或以上成績的考生的百分比為低的原因,以及這情況與該科的課程設計及考試評
馬逢國議員提問:「當局有否檢討文憑試視藝科考獲第3級或以上成績的考生的百分比,較高考考獲E級或以上成績的考生的百分比為低的原因,以及這情況與該科的課程設計及考試評
2013.05.04東方互動《50中學師生遊行促改善新高中課程》
2013.05.04東方互動《50中學師生遊行促改善新高中課程》
【on.cc 東方互動 專訊】團體「企會財課程關注組」及「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共50名師生,從灣仔港鐵站遊行到考評局,再遊行到教育局,促請當局改善新高中課程。
2013.05.05太陽報《每年4000人退修 團體促企會財拆科》
【本報訊】教育局早前公布新高中檢討報告,企會財課程關注組及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不滿檢討內容
未有針對改善學科問題。約五十名師生昨到灣仔考試及評核局及教育局請願,要求當局分拆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企會財),回復會計、商業兩科,以縮減學科
內容;
2013.05.09‧星島日報《新高中視藝教育喪鐘再響 》
2013.05.09‧星島日報《新高中視藝教育喪鐘再響 》
1919年「五四運動」是其時知識分子、學生與人民群眾為聲討在「巴黎和會」中未能捍衞國家主權及專嚴的北洋政 府,而引發的一場爭取民主、科學、自由的社會運動;同時引發「新
2013年5月10日‧星島日報《香港需要「正能量」》
2013年5月10日‧星島日報《香港需要「正能量」》
政府推出所謂「家是香港」運動,聲言要加 強社會凝聚力及港人的自豪感、歸屬感等。頭炮活動是「全城清潔運動」,由 問責官員及區議員落區清潔。可是,由釀成39死逾百人受
政府推出所謂「家是香港」運動,聲言要加 強社會凝聚力及港人的自豪感、歸屬感等。頭炮活動是「全城清潔運動」,由 問責官員及區議員落區清潔。可是,由釀成39死逾百人受
2013.05.29《應屆畢業生對新高中視藝科考評意見 》星島日報
2013.05.29《應屆畢業生對新高中視藝科考評意見 》星島日報
陳國棟
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下稱小組),就着第一屆視藝科文憑試 的考評機制、要求及結果,以抽樣調查方式向視藝科教師進行意見調查及舉行發布會。在發布會當日有應屆畢業生
陳國棟
視藝教育關注核心小組(下稱小組),就着第一屆視藝科文憑試 的考評機制、要求及結果,以抽樣調查方式向視藝科教師進行意見調查及舉行發布會。在發布會當日有應屆畢業生
2013.06.06《香港藝術教育政策危害創意人才培訓 》星島日報
2013.06.06《香港藝術教育政策危害創意人才培訓 》星島日報
鴨仔生病了!」「你探望了鴨仔沒有?」這些話相信都是大家近來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荷蘭鴨仔遊香江,可說引起全城 哄動,連行政長官梁振英也在早前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及立法
鴨仔生病了!」「你探望了鴨仔沒有?」這些話相信都是大家近來最關心的話題之一。荷蘭鴨仔遊香江,可說引起全城 哄動,連行政長官梁振英也在早前的策略發展委員會及立法
《紙筆考試能反映藝術教育的本質與價值嗎?》黃素蘭博士,2005
紙筆考試能反映藝術教育的本質與價值嗎?
黃素蘭
期待已
久的新高中課程終於伴隨學制改革齊齊出爐了,並成為近期全城討論的焦點。何以高中課程改革較小學與初中的改革來得重要,令教統局長和常任秘書長經常表示
「不容有失」?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它與公開考試和升學就業有著緊密關係。因此要評論新高中視覺藝術科建議的改革方案是否實際可行,不能忽視藝術教育的本質意
義和能否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大學和僱主參考。《藝術科考筆試開倒車》
《藝術科考筆試開倒車》 [2005-01-27]
香港教育學院藝術系署理系主任 黎明海 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組主席 余樹德去年10月教育統籌局提出《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對未來的投資》中,通識教育列「藝術與人生」為選修單元,一方面使藝術變為思維形態的教育,是個人修養與社會生活的探求,卻與廿世紀以來「生活藝術」的國際藝術教育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更突顯課改將藝術教育邊緣化。
2013年8月27日 星期二
【藝行活頁 之 我愛畢加索(二)】畢子融
校園內外 畢子融
2013年08月27日
【藝行活頁 之 我愛畢加索(二)】
「愛上」大畫家畢加索話都無咁易,最明顯原因就是他夠「出名」—世上聽過他的大名的人,實以億萬計,雖然能欣賞他的作品,十中無一。
「愛上」大畫家畢加索話都無咁易,最明顯原因就是他夠「出名」—世上聽過他的大名的人,實以億萬計,雖然能欣賞他的作品,十中無一。
【藝行活頁 之 我愛畢加索(一)】畢子融
校園內外 畢子融
2013年08月20日
藝行活頁 之 我愛畢加索(一)
先此聲明,以下散文不能從歷史角度去談評論,而以我從感情角度去寫。我愛畢加索的畫,是從兒時開始,但至今他的畫
風沒有影響我,唯獨他個人遭遇,倒給我啟示。大眾認為畢
2013年8月25日 星期日
傷殘攝影師Giles Duley
肢體殘缺並不表示會削弱一個人的鬥志,在2011年,英國攝影師Giles
Duley在阿富汗工作期間,誤踩地雷受重傷,最終痛失左手及雙腿的一部份。在接受治療期間,Duley不斷徘徊在嗎
2013年7月22日 星期一
轉載自Facebook的文章:《一個讀過Visual Arts的人的自白》
轉載自Facebook的文章:
《一個讀過Visual Arts的人的自白》
這一篇文章頗長,我想分享給即將會讀Visual Arts、正在讀Visual Arts和讀過Visual Arts
這一篇文章頗長,我想分享給即將會讀Visual Arts、正在讀Visual Arts和讀過Visual Arts
2013年7月16日 星期二
【我愛我家 - 城鄉生活藝術展】事件
2013.07.16
下面係參展人的聯合聲明,幅圖是小克被拆除的作品。
「我愛我家 - 城鄉生活藝術展」
《參展人聯合聲明》
⋯⋯ 就二零一三年七月十四日「我愛我家 - 城鄉生活藝術展」於開幕前夕突然取消事件,我們深感失望與遺憾。 就大會官方所指:「由於部份展品有違展覽主題,且未經大會同意,雖經努力多番斡旋,惜未能取得策展方理解,策展方決定撤回展品,展覽取消」這聲明,我們有以下分享:
重點 :
1. 我們曾要求一同訂立明確的藝術創作標準。對於何為敏感字眼,我們各有不同的理解,在未能達到共識下,只好撤回展品。
2. 未經過原作者小克的同意下擅自拆下其畫作是極度不尊重,其畫作共二十幅方為一整體,缺一不可。此番舉動,我們認為是藝術審查,對我們藝術家及其作品極度不尊重。
「我愛我家 - 城鄉生活藝術展」
《參展人聯合聲明》
⋯⋯ 就二零一三年七月十四日「我愛我家 - 城鄉生活藝術展」於開幕前夕突然取消事件,我們深感失望與遺憾。 就大會官方所指:「由於部份展品有違展覽主題,且未經大會同意,雖經努力多番斡旋,惜未能取得策展方理解,策展方決定撤回展品,展覽取消」這聲明,我們有以下分享:
重點 :
1. 我們曾要求一同訂立明確的藝術創作標準。對於何為敏感字眼,我們各有不同的理解,在未能達到共識下,只好撤回展品。
2. 未經過原作者小克的同意下擅自拆下其畫作是極度不尊重,其畫作共二十幅方為一整體,缺一不可。此番舉動,我們認為是藝術審查,對我們藝術家及其作品極度不尊重。
2013年7月14日 星期日
2013年7月13日 星期六
2013.07.13 【2013全港中學視覺藝術傑出學生選舉】頒獎典禮
2013.07.13 【2013全港中學視覺藝術傑出學生選舉】頒獎典禮。
下午出席由香港能仁書院、CO1設計學校主辦的【2013全港中學視覺藝術傑出學生選舉】頒獎典禮,
本校中六李杏娜同學經過6月22日面試之後,今天於頒獎禮公佈結果,李同學榮獲「傑出學生銀獎」。
下午出席由香港能仁書院、CO1設計學校主辦的【2013全港中學視覺藝術傑出學生選舉】頒獎典禮,
本校中六李杏娜同學經過6月22日面試之後,今天於頒獎禮公佈結果,李同學榮獲「傑出學生銀獎」。
2013年7月8日 星期一
2013.07.13【2013明日之星視覺藝術優秀展】
本校中六李杏娜同學獲選為「2013全港中學視覺藝術傑出學生選舉」優異學生。
頒獎禮將於2013年7月13日(六),下午2:00,假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舉行。
頒獎禮將於2013年7月13日(六),下午2:00,假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舉行。
另,中六李杏娜同學、中一符立為同學及中三鄭文俊同學三位皆有作品入選「2013明日之星視覺藝術優秀展」,
其作品將於2013年7月13日(六)至15日(一),假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展出。
其作品將於2013年7月13日(六)至15日(一),假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展出。
展覽詳情如下:
「2013明日之星視覺藝術優秀展」
展覽日期及時間:
2013年7月13日(六) 10: 00 a .m.- 8:00 p.m.
2013年7月14日(日) 10: 00 a .m.- 8:00 p.m.
2013年7月15日(一) 10: 00 a .m.- 5:00 p.m.
展覽地點:
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
頒獎禮:
2013年7月13日(六),下午2:00
誠邀各位喜歡藝術的朋友屆時到場參觀支持!
2013年7月13日(六),下午2:00
誠邀各位喜歡藝術的朋友屆時到場參觀支持!
2013年7月2日 星期二
2013年6月29日 星期六
《沒有常識最可怕》李純恩
中國內地教育有一句話,叫作「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嚇死不少家長。
人生如一場賽跑,還沒開始跑,站在起跑線上已經輸了,那這個孩子還要得?這孩子將來的日子怎麼過?這就是驚嚇效果的威力,一嚇之下,許多家長就拼命了,拼命在起跑線之前就為孩子做許多工夫,拼命為孩子安排這樣安排那樣,拼命讓孩子從小去拼命。
這種狀況,也只有中國家長會上當,這種狗屁口號,也只有中國家長會上心,這也顯示了一個現象,就是今天的家長,甚麼都不缺,就是缺常識。
人生如果是一場賽跑,那也是長跑,長跑的常識是不爭一時一刻一秒,起跑慢了,不等於輸,起跑線上第一個跑出去的,也不一定贏。人生的賽跑,不跑過大半,難 分輸贏,那又何必在乎那條「起跑線」?除非你的孩子死在起跑線上,那就絕了希望!不然的話,你讓他跑出去,慢了,落在人家後面了,不代表失敗,只要他肯繼 續跑下去,用耐心耐心跑下去,途中不知會把多少心急好勝,在起跑線上就想做贏家的人,拋到身後,超越而去。
人生賽跑還有個特點,那就是這場長跑,不是跟別人賽,而是跟自己賽,跟自己賽,就沒有「輸在起跑線上」的道理,對嗎?
所
以說,孩子要有常識,家長更應該有常識,沒有常識的家長,信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屁話,結果就把自己和孩子一起弄死在那條起跑線上了。
李純恩
來源:頭條日報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43974§ion_name=wtt&kw=17
人生如一場賽跑,還沒開始跑,站在起跑線上已經輸了,那這個孩子還要得?這孩子將來的日子怎麼過?這就是驚嚇效果的威力,一嚇之下,許多家長就拼命了,拼命在起跑線之前就為孩子做許多工夫,拼命為孩子安排這樣安排那樣,拼命讓孩子從小去拼命。
這種狀況,也只有中國家長會上當,這種狗屁口號,也只有中國家長會上心,這也顯示了一個現象,就是今天的家長,甚麼都不缺,就是缺常識。
人生如果是一場賽跑,那也是長跑,長跑的常識是不爭一時一刻一秒,起跑慢了,不等於輸,起跑線上第一個跑出去的,也不一定贏。人生的賽跑,不跑過大半,難 分輸贏,那又何必在乎那條「起跑線」?除非你的孩子死在起跑線上,那就絕了希望!不然的話,你讓他跑出去,慢了,落在人家後面了,不代表失敗,只要他肯繼 續跑下去,用耐心耐心跑下去,途中不知會把多少心急好勝,在起跑線上就想做贏家的人,拋到身後,超越而去。
人生賽跑還有個特點,那就是這場長跑,不是跟別人賽,而是跟自己賽,跟自己賽,就沒有「輸在起跑線上」的道理,對嗎?
所
李純恩
來源:頭條日報http://news.hkheadline.com/dailynews/headline_news_detail_columnist.asp?id=243974§ion_name=wtt&kw=17
2013年6月27日 星期四
2013.06.27 畢業典禮頒獎
2013.06.27 畢業典禮,視藝科獲獎學生如下:
中六學科獎(視藝科):
中六:李杏娜
中六學科獎(DT科):
學生:謝推麗
2012-2013年度視藝科獎學金:
中四:何嘉樂
中五:姚國華
謝推麗同學創作是次頒獎嘉賓的紀念品:
中六學科獎(視藝科):
中六:李杏娜
中六學科獎(DT科):
學生:謝推麗
2012-2013年度視藝科獎學金:
中四:何嘉樂
中五:姚國華
謝推麗同學創作是次頒獎嘉賓的紀念品:
2013年6月25日 星期二
2013.06.25 早會頒發【壁畫】及【陸運會】創作比賽
2013.06.25 本星期為藝術週,本科藉早會時邀請校長為學生頒發【校園壁畫創作比賽】及【陸運會海報創作比賽2013】的各項獎項。
陸運會海報設計比賽2013【十優作品】
嘉許狀
獲獎同學包括:
1B 陳慧詩
1D雷巧璇
1D鄭海儀
2B黃詩晴
2C周惠敏
2C林卓婷
2C羅善君
2D吳文娥
3C何文婷
3D陶樂韻
校園壁畫創作大賽
冠軍 黃光伶3D
亞軍 鄔學武4B
季軍 鄭海儀1D
優異
何嘉樂4D
雷浩賢4C
雷巧璇1D
作品欣賞:
http://blog.yahoo.com/klss108/articles/1289433/category/%E8%A6%96%E8%97%9D%E6%B4%BB%E5%8B%95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2013.06.19【慶回歸,羅湖──香港中小學師生優秀美術作品展】
展覽日期:2013年6月19日至23日
展覽地點:尖沙咀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展覽館
開幕式:2013年6月19日下午三時
本校參展的同學有:
謝推麗、李杏娜、吳婷婷、盧嘉敏、姚國華、潘錦豪、 許振 君、楊靜瑩、黃心怡、何嘉樂、鄔學武、鄒莉年、林寶碧、黃子荷、鄭文俊、鄭海儀、雷巧璇
共20幅作品,有興趣的同學請屆時到場參觀。展覽詳情如下:
「慶回歸,羅湖──香港中小學師生優秀美術作品展」
亞太藝術創意教育交流協會於今年六月,聯合深圳市羅湖區教育局教育研究中心,在尖沙咀文化中心行政大樓四樓展覽館舉辦上述師生美術作品展。
籌辦是項活動的宗旨在秉承交流協會「促進地區及國際性,與藝術、創意、教育(ACE)相關領域交流」的教育使命,為青少年提供展現藝術創意能力的機會,並全力推動跨境藝術教育交流。同時,也有利推進羅湖美術教育的大發展大繁榮,弘揚課程改革的主旋律;反映羅湖美術教育特性,宣導特色教育的多樣化;體現羅湖中小學師生創新精神和時代精神;培養和扶持青年教師和特色學生,鼓勵多出校園美術精品力作。
是
項展覽在兩地評選約八百幅優秀美術作品在行政大樓四樓展覽館展出。展覽內容包括:中國畫、書法、版畫、油畫、剪紙、裝置等不同種類的作品,有利擴寬視覺表
達的多元性,為師生搭建展示才華和國際交流的全新舞臺。通過師生的優秀作品展現美術教育的創新精神和美術教育面向全體學生的基本理念,把握時代性、學術
性、多元性、創新性原則;彰顯現代美術教育的特色;為培育和推進美術文化做出新的貢獻。
展覽日期:6月19至23日。在6月19日下午三時至五時會有一個開幕儀式,誠邀各大媒體光臨指導。
活動查詢:81033002/ace.ae2012@gmail.com 亞太藝術教育交流協會 林 先生
音樂室大門彩繪冠軍
2012-2013年度
「音樂室大門彩繪比賽」結果公佈:
冠軍黃光伶3D
亞軍鄔學武4B
季軍鄭海儀1D
優異
何嘉樂4D
雷浩賢4C
雷巧璇1D
冠軍作品將會繪畫成為音樂室大門圖案。
活動將於2013年6月18日舉行。
「音樂室大門彩繪比賽」結果公佈:
冠軍黃光伶3D
亞軍鄔學武4B
季軍鄭海儀1D
優異
何嘉樂4D
雷浩賢4C
雷巧璇1D
冠軍作品將會繪畫成為音樂室大門圖案。
活動將於2013年6月18日舉行。
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筆刷式iPad專用觸控筆「NomadBrush for iPad」
相關連結:
http://www.hksilicon.com/kb/articles/30399/iPadNomadBrush-for-iPad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IIa8zIZI7Xo/
http://www.nomadbrush.com/
第三屆中華區插畫獎
為什麼我要參賽?
挑戰,切磋中華區插畫獎今年已踏入第三屆,過去兩屆承蒙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澳門各插畫界從業、藝術家及本地學生的鼎力支持,反應非常熱 烈,參賽作品由第一屆有八百份,飆升至去年共1800 份,而且作品水準極高 ,富多元化創作,涵蓋內容廣泛又有趣。這絕對是個讓你挑戰自我及互相切磋的好機會!
專業,獨立
各項獎項參賽作品範圍按現存的國際標準,依專業插畫在設計上之應用範圍,本插畫比賽分為7 大項目大獎,涵蓋不同範圍,具獨立及專門性。《第三屆中華區插畫獎》就是特定為你們而設,表揚你們的優秀創作。
認同,超越
大獎的評審團由中華區及國際的插畫大師、廣告、設計、出版及插畫組織代表、傳媒編輯及學院教授組成。作品一旦入選,足證你的實力,得獎者更有機會得到大師及國際專業代理的垂青,獲得合作機會,絶對是邁向國際的最大助力。
推廣,發展
入選作品將會在官方網站發表,並在香港、深圳、杭州及台灣作巡迴展覽展出,更會被印製成精美的作品集。你的得獎作品將在中華區廣泛流傳,創造發展機會。
作品徵收 : 2013年7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
詳情:http://www.gciawards.org/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2013.06.13《【短片】康乃馨昂山素姬越耐臉越紅! 》蘋果日報
2013.06.13《【短片】康乃馨昂山素姬越耐臉越紅! 》蘋果日報
馬來西亞美女藝術家康怡(Hong Yi),連串出色作品如籃球印姚明、襪子張藝謀、咖啡漬周杰倫等,令她廣為人熟悉。最近她又有新搞作,就是用康乃馨昂山素姬。
昂 山素姬為緬甸民主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康怡自小深受感動,亦是今次創作的靈感來源。她在3.5乘3.5公尺的範圍內,將2000朵放在膠杯內的白色康乃馨排 列好,靜待康乃馨吸收杯內濃淡不同的紅色染料。白色漸變成紅色,大概40個小時後,昂山素姬整幅臉顯現出來,可謂充滿創意。
資料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international/20130613/51477605
馬來西亞美女藝術家康怡(Hong Yi),連串出色作品如籃球印姚明、襪子張藝謀、咖啡漬周杰倫等,令她廣為人熟悉。最近她又有新搞作,就是用康乃馨昂山素姬。
昂 山素姬為緬甸民主而無私奉獻的精神,康怡自小深受感動,亦是今次創作的靈感來源。她在3.5乘3.5公尺的範圍內,將2000朵放在膠杯內的白色康乃馨排 列好,靜待康乃馨吸收杯內濃淡不同的紅色染料。白色漸變成紅色,大概40個小時後,昂山素姬整幅臉顯現出來,可謂充滿創意。
資料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international/20130613/51477605
2013.06.13《自閉妹妹畫畫叻 1萬元作品賣得出》 蘋果日報
2013.06.13《自閉妹妹畫畫叻 1萬元作品賣得出》 蘋果日報
天生我材必有用,英國一名自閉小妹妹,害怕接觸人,但對顏色卻極度敏銳,透過畫筆展現藝術天份,多幅作品成功賣出,售價逾1萬港元。
3歲的Iris Grace Halmshaw,一年前被診斷出有自閉症,醫生用不同方法想打開她的心扉,讓她聽音樂,學騎馬等,結果發現她原來是天才小畫家,儘管她連跟父母也不肯有眼神接觸,但一見到顏料就開心得雙眼發光。
Iris的作品色彩美麗,父母原以為自己偏心,才覺得女兒的畫出色,但放上網頁後,大獲好評,吸引世界各地買家查詢。Iris有一幅畫作,更在倫敦一個慈善拍賣會上,以830鎊(約10,106港元)賣出。父母打算為Iris辦畫展,鼓勵其他自閉兒童的家長。
資料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international/20130613/51477052
天生我材必有用,英國一名自閉小妹妹,害怕接觸人,但對顏色卻極度敏銳,透過畫筆展現藝術天份,多幅作品成功賣出,售價逾1萬港元。
3歲的Iris Grace Halmshaw,一年前被診斷出有自閉症,醫生用不同方法想打開她的心扉,讓她聽音樂,學騎馬等,結果發現她原來是天才小畫家,儘管她連跟父母也不肯有眼神接觸,但一見到顏料就開心得雙眼發光。
Iris的作品色彩美麗,父母原以為自己偏心,才覺得女兒的畫出色,但放上網頁後,大獲好評,吸引世界各地買家查詢。Iris有一幅畫作,更在倫敦一個慈善拍賣會上,以830鎊(約10,106港元)賣出。父母打算為Iris辦畫展,鼓勵其他自閉兒童的家長。
資料來源: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international/20130613/51477052
2013年6月11日 星期二
2013.06.10《特殊教育需要家長 八成半指支援不足》明報
2013.06.10《評估等3年 特殊童失黃金治療》東方日報
【本報訊】基層學童的特殊學習需要備受關注。一項調查指,近八成受訪者子女由輪候評估 至確診需花上一年或以上時間,更有約一成需等待三年或以上,令有特殊學童錯失黃金治療期。調查又指,關愛基金現時為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兒童 提供學習訓練津貼,但逾九成受訪者指未能受惠,主要原因是根本沒有收到相關資訊,調查機構批評有關津貼計劃宣傳不足、申請門檻嚴苛,未能有效支援有需要學 童,建議港府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童增設專項現金津貼。
特殊學習需要(sen)權益會及特殊學習需要家長協會於三月至五月,以問卷調查方式訪 問一百二十七位子女已確診有特殊學習需要,或正等待相關評估服務的家長,六成受訪家庭月入低於一萬五千元。調查指,受訪家長的子女由輪候評估以至確診的時 間過長,三成家長更指子女確診後,學校沒有協助申請資源或安排輔導服務,兩成家長指沒有獲得任何政府相關服務轉介。 關愛基金於一一年底加設一項津貼,為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兒童提供每月二千五百元學習訓練津貼,但九成二受訪者指沒有受惠,七成家長解釋根本沒有收到相關資訊,一成指不獲安排申請。機構建議港府大幅增加評估服務,縮短輪候時間。
【本報訊】特殊學習需要(sen)權益 會及特殊學習需要家長協會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一百二十七位子女已確診有特殊學習需要,或正等待評估的家長。近八成受訪者子女由輪候評估至確診需花上一年或 以上,更有約一成需等待三年或以上,令特殊學童錯失黃金治療期。三成家長指確診後學校沒協助申請資源或安排輔導,兩成家長指沒獲得政府相關服務轉介。
關愛基金現時為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兒童提供學習訓練津貼,逾九成受訪者指未能受惠,主要原因是沒收到相關資訊。調查機構批評計劃宣傳不足、申請門檻嚴苛,建議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童增設專項現金津貼。
2013.06.10《特殊教育需要家長 八成半指支援不足》明報
【本報訊】基層學童的特殊學習需要備受關注。一項調查指,近八成受訪者子女由輪候評估 至確診需花上一年或以上時間,更有約一成需等待三年或以上,令有特殊學童錯失黃金治療期。調查又指,關愛基金現時為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兒童 提供學習訓練津貼,但逾九成受訪者指未能受惠,主要原因是根本沒有收到相關資訊,調查機構批評有關津貼計劃宣傳不足、申請門檻嚴苛,未能有效支援有需要學 童,建議港府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童增設專項現金津貼。
特殊學習需要(sen)權益會及特殊學習需要家長協會於三月至五月,以問卷調查方式訪 問一百二十七位子女已確診有特殊學習需要,或正等待相關評估服務的家長,六成受訪家庭月入低於一萬五千元。調查指,受訪家長的子女由輪候評估以至確診的時 間過長,三成家長更指子女確診後,學校沒有協助申請資源或安排輔導服務,兩成家長指沒有獲得任何政府相關服務轉介。 關愛基金於一一年底加設一項津貼,為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兒童提供每月二千五百元學習訓練津貼,但九成二受訪者指沒有受惠,七成家長解釋根本沒有收到相關資訊,一成指不獲安排申請。機構建議港府大幅增加評估服務,縮短輪候時間。
‧‧‧‧‧
2013.06.10《特殊童確診等逾年礙治療》太陽報【本報訊】特殊學習需要(sen)權益 會及特殊學習需要家長協會以問卷調查方式訪問一百二十七位子女已確診有特殊學習需要,或正等待評估的家長。近八成受訪者子女由輪候評估至確診需花上一年或 以上,更有約一成需等待三年或以上,令特殊學童錯失黃金治療期。三成家長指確診後學校沒協助申請資源或安排輔導,兩成家長指沒獲得政府相關服務轉介。
關愛基金現時為輪候資助學前康復服務的低收入家庭兒童提供學習訓練津貼,逾九成受訪者指未能受惠,主要原因是沒收到相關資訊。調查機構批評計劃宣傳不足、申請門檻嚴苛,建議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童增設專項現金津貼。
‧‧‧‧‧
2013.06.10《特殊教育需要家長 八成半指支援不足》明報
【明報專訊】一項針對基層學童特殊教育需要(SEN)的調查顯示,八成半家長認為現時支援不足,約六成學童分別需時一至兩年輪候政府的評估及轉介治療服務,逾兩成學童直到7歲或以上才被識別,隨時錯過最佳治療的黃金期。
特殊學習需要權益會於今年3至5月期間,以問卷訪問127名子女確診SEN或正等候
相關評估的家長,結果85%家長反映現時的支援不足夠,有64%學童由等候評估至確診需要一至兩年,另外59%學童確診後需時一至兩年輪候轉介服務,近兩
成更沒有獲得任何轉介。該會指出,3歲前是治療的關鍵時間,批評教育局於小學才推行及早識別機制,往往會令學童錯失治療黃金期。調查發現,24%學童7歲
或以上才被識別。
教院特殊教育與輔導學系副教授冼權鋒認為,政府對特殊教育需要家庭支援不足,形容基層特教生更是輸在起跑線上,又擔心評估及服務轉介輪候時間過長,錯過有關治療黃金期,建議加強支援。
2013年6月10日 星期一
「糅」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展2013
「糅」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畢業展2013
「糅」為是次視覺藝術院畢業展的主題。 糅可以視為攪拌後的狀態,其概念源於視覺學習中不同元素的糅合。在視藝院 裡,我們隨心地選擇不同的媒介。多樣的媒介成就了視覺藝術偌大的可能性。糅,不單是一種狀態,還可以讓人聯想到整合的過程,從生活中嘗試、實驗、挑戰環繞 我們的一切。每件作品的整合可以源於數十或單一概念甚至感覺,不論結果如何,值得著眼的還是「糅合」的過程。
畢業展所展示的不只是一個作品的終結,更是遠超於糅合過後的一種「狀態」。
來源:
http://ava.hkbu.edu.hk/gradshow2013/home.html
http://www.facebook.com/hkbuvagradshow#!/events/335946013198672/
「糅」為是次視覺藝術院畢業展的主題。 糅可以視為攪拌後的狀態,其概念源於視覺學習中不同元素的糅合。在視藝院 裡,我們隨心地選擇不同的媒介。多樣的媒介成就了視覺藝術偌大的可能性。糅,不單是一種狀態,還可以讓人聯想到整合的過程,從生活中嘗試、實驗、挑戰環繞 我們的一切。每件作品的整合可以源於數十或單一概念甚至感覺,不論結果如何,值得著眼的還是「糅合」的過程。
畢業展所展示的不只是一個作品的終結,更是遠超於糅合過後的一種「狀態」。
展 覽 詳 情
|
藝 術 家 分 享
|
跳 蚤 市 場
|
來源:
http://ava.hkbu.edu.hk/gradshow2013/home.html
http://www.facebook.com/hkbuvagradshow#!/events/335946013198672/
2013年6月9日 星期日
2013.06.09《人人有份》李純恩
2013.06.09《人人有份》李純恩
中國接連出了好幾起小學校長淫辱女學生的事件,有的校長自己淫,有的校長扯皮條,把女學生帶去開房給「領導」淫。事情給揭發出來,公憤極大,許多行為藝術家和網民或是手持牌子,或者乾脆把字寫在肉身上:「校長,開房找我,放過小學生!」
於是「校長」一詞在中國就臭了,成了一種壞蛋的代名詞。
這 種事情,令人憤怒之後,就是無限唏噓。校長,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值得敬仰的稱呼,卻又在中國應聲倒地。一個民族,要淪落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將「校長」和「壞 蛋」拉上等號?到了這時候,幾乎已分不清這些中國人到底是在害人還是害己,也或者,在某些中國人的意識中,早已沒了「害人」的概念,他們連什麼叫「害人」 都不知道,自然也就不知道害人的後果。
於是,明明在做害人的事卻已沒有感覺,有這些行為的人還為數眾多,這就比故意害人要可怕得多。有意害人的害 人者,畢竟少數,無意害人的害人者,卻遍地開花,連「校長」都沒有了是非和害人的概念,良知成了稀有之物,那麼就不要再怪某個人或某個政黨拆了中國,中國 是廣大中國人民一起動手拆的。
來源: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6%9D%8E%E7%B4%94%E6%81%A9/art/20130609/18289967
中國接連出了好幾起小學校長淫辱女學生的事件,有的校長自己淫,有的校長扯皮條,把女學生帶去開房給「領導」淫。事情給揭發出來,公憤極大,許多行為藝術家和網民或是手持牌子,或者乾脆把字寫在肉身上:「校長,開房找我,放過小學生!」
於是「校長」一詞在中國就臭了,成了一種壞蛋的代名詞。
這 種事情,令人憤怒之後,就是無限唏噓。校長,在全世界都是一個值得敬仰的稱呼,卻又在中國應聲倒地。一個民族,要淪落到什麼程度,才可以將「校長」和「壞 蛋」拉上等號?到了這時候,幾乎已分不清這些中國人到底是在害人還是害己,也或者,在某些中國人的意識中,早已沒了「害人」的概念,他們連什麼叫「害人」 都不知道,自然也就不知道害人的後果。
於是,明明在做害人的事卻已沒有感覺,有這些行為的人還為數眾多,這就比故意害人要可怕得多。有意害人的害 人者,畢竟少數,無意害人的害人者,卻遍地開花,連「校長」都沒有了是非和害人的概念,良知成了稀有之物,那麼就不要再怪某個人或某個政黨拆了中國,中國 是廣大中國人民一起動手拆的。
來源:蘋果日報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columnist/%E6%9D%8E%E7%B4%94%E6%81%A9/art/20130609/18289967
2013.06.06《烹飪列必修科 點止煮飯咁簡單》經濟日報
烹飪列必修科 點止煮飯咁簡單
撰文:沈帥青
欄名:港是港非
港童近年被指連洗米也不懂,更遑論煮飯?明年9月起,英國中小學將烹飪列為必修科。現今小孩不愁沒人預備食物,未必要自己動手,但不少國家要求孩子自小學烹飪,藉此培養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豈止為煮餐飯咁簡單?
英政府今年2月公布新教學大綱,其中焦點之一是首次把烹飪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2014年9月起,7至14歲學生(即小學和初中學生)必須上烹飪 堂,至14歲時須學會煮出至少20種不同菜式,如餡餅、炒菜、咖喱飯等,被當地學者形容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名廚Jamie Oliver亦大力支持計劃。
事實上,豈止在英國,不少地方如日本、台灣及新加坡也把烹飪或家政課列入中學或小學必修科。日本的小學、初中和高中均設有不同課程目標的家政教育,小學生已開始學烹飪,小六生基本上都可煮到一人份料理(見表)。
本港不止小學生,連高中生也甚少有機會學煮餸,部分中學設初中家政課,同時學烹飪、針綫或手工,但家政課不屬必修科。據教育局資料,現時有334間學校提供初中家政科或相關科目,佔全港中學數目的70%。
本來孩子大可在家裏學習烹飪知識,但不少父母早為孩子準備好食物,又或有家傭服侍,外出用膳也方便,是否有必要讓孩子學習煮食?
事實上,英政府如此看重烹飪課,中小學生學煮飯,原因眾多。其中之一,固然是培養生活技能,讓他們掌握烹飪知識與技術,可餵飽自己與家人;但另一重點是認識食物,知道食物從哪裏來。
培養生活技能 學懂認識食物
早前英國營養基金會訪問2.75萬名英國學生,調查顯示,三分一小學生認為芝士長於樹上,1成中學生認為番茄生長在地底,難怪要惡補食物知識。
其二則為了藉此改善學童健康。英國政府表明,課程不止學做蛋糕等,更着重教授健康菜式,推廣均衡飲食,現時每3個9歲的英國學童中,就有一個過重。政府期盼藉着烹飪教學,讓學生認識食物、學會烹調健康菜式,有助改善他們肥胖的問題,提升健康水平。
日本、台灣則藉自小學烹飪,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自理和自立能力,例如日本孩子從小要求學會做家務、懂得做飯、打掃等,1998年起,日本小學、初 中和高中皆設必修家政教育課程,包括縫紉機使用、釘鈕扣、學烹飪等,到高中更要學飲食設計、食譜安排等。至於台灣,冀學生從家政教學活動中學習基本生活技 能。
回看本港,家長爭着為子女報讀補習班、興趣班等,孩子的學術能力佳、課外活動多,反而忽略培養子女基本技能,部分孩子連基本煮飯知識也沒有。
近年社會對港童在學習技能上高分、生活技能上零蛋的討論不少,例如部分小孩不會綁鞋帶、不會做家務如掃地、不會基本煮食等。
自理能力零蛋 港童現象嚴重
2008年教育學院有研究發現,近30%受訪中學生沒有在家煮食經驗。去年,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調查,318名受訪初中及小學生中,89%既不懂得洗米煮飯、也不會煮即食麵。
本港家長一向要求子女不停學習,但只限於學術方面,自理能力技能等卻很少理。事實上,有調查指84%受訪學生有興趣煮食,卻有逾7成家長明言禁止子女入廚房,認為時間寶貴,寧願子女溫習或進行課外活動。
但若孩子連洗米煮飯,或煮個麵也做不來,孩子終要成長獨立,自理能力在孩童時沒機會培養建立,日後是如何光景,不難想像。屆時是不願放手,抑或是放不了手?作為父母,又是否樂見?
早前有報道指,近年有中學為培養學生自理能力,決定重推家政課,踢走港童問題。學校不妨考慮重設家政課,加強學童自理能力,但家長也應主動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妨也嘗試,把他們從書桌拉到廚房,說不定可令孩子變得更醒?
欄名:港是港非
港童近年被指連洗米也不懂,更遑論煮飯?明年9月起,英國中小學將烹飪列為必修科。現今小孩不愁沒人預備食物,未必要自己動手,但不少國家要求孩子自小學烹飪,藉此培養自理能力和自立精神,豈止為煮餐飯咁簡單?
英政府今年2月公布新教學大綱,其中焦點之一是首次把烹飪列入中小學必修課程。2014年9月起,7至14歲學生(即小學和初中學生)必須上烹飪 堂,至14歲時須學會煮出至少20種不同菜式,如餡餅、炒菜、咖喱飯等,被當地學者形容具有里程碑式意義,名廚Jamie Oliver亦大力支持計劃。
事實上,豈止在英國,不少地方如日本、台灣及新加坡也把烹飪或家政課列入中學或小學必修科。日本的小學、初中和高中均設有不同課程目標的家政教育,小學生已開始學烹飪,小六生基本上都可煮到一人份料理(見表)。
本港不止小學生,連高中生也甚少有機會學煮餸,部分中學設初中家政課,同時學烹飪、針綫或手工,但家政課不屬必修科。據教育局資料,現時有334間學校提供初中家政科或相關科目,佔全港中學數目的70%。
本來孩子大可在家裏學習烹飪知識,但不少父母早為孩子準備好食物,又或有家傭服侍,外出用膳也方便,是否有必要讓孩子學習煮食?
事實上,英政府如此看重烹飪課,中小學生學煮飯,原因眾多。其中之一,固然是培養生活技能,讓他們掌握烹飪知識與技術,可餵飽自己與家人;但另一重點是認識食物,知道食物從哪裏來。
培養生活技能 學懂認識食物
早前英國營養基金會訪問2.75萬名英國學生,調查顯示,三分一小學生認為芝士長於樹上,1成中學生認為番茄生長在地底,難怪要惡補食物知識。
其二則為了藉此改善學童健康。英國政府表明,課程不止學做蛋糕等,更着重教授健康菜式,推廣均衡飲食,現時每3個9歲的英國學童中,就有一個過重。政府期盼藉着烹飪教學,讓學生認識食物、學會烹調健康菜式,有助改善他們肥胖的問題,提升健康水平。
日本、台灣則藉自小學烹飪,培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自理和自立能力,例如日本孩子從小要求學會做家務、懂得做飯、打掃等,1998年起,日本小學、初 中和高中皆設必修家政教育課程,包括縫紉機使用、釘鈕扣、學烹飪等,到高中更要學飲食設計、食譜安排等。至於台灣,冀學生從家政教學活動中學習基本生活技 能。
回看本港,家長爭着為子女報讀補習班、興趣班等,孩子的學術能力佳、課外活動多,反而忽略培養子女基本技能,部分孩子連基本煮飯知識也沒有。
近年社會對港童在學習技能上高分、生活技能上零蛋的討論不少,例如部分小孩不會綁鞋帶、不會做家務如掃地、不會基本煮食等。
自理能力零蛋 港童現象嚴重
2008年教育學院有研究發現,近30%受訪中學生沒有在家煮食經驗。去年,香港家庭教育學院調查,318名受訪初中及小學生中,89%既不懂得洗米煮飯、也不會煮即食麵。
本港家長一向要求子女不停學習,但只限於學術方面,自理能力技能等卻很少理。事實上,有調查指84%受訪學生有興趣煮食,卻有逾7成家長明言禁止子女入廚房,認為時間寶貴,寧願子女溫習或進行課外活動。
但若孩子連洗米煮飯,或煮個麵也做不來,孩子終要成長獨立,自理能力在孩童時沒機會培養建立,日後是如何光景,不難想像。屆時是不願放手,抑或是放不了手?作為父母,又是否樂見?
早前有報道指,近年有中學為培養學生自理能力,決定重推家政課,踢走港童問題。學校不妨考慮重設家政課,加強學童自理能力,但家長也應主動培養孩子的生活技能,不妨也嘗試,把他們從書桌拉到廚房,說不定可令孩子變得更醒?
來源:經濟日報
2013年06月06日 星期四
http://www.hket.com/eti/article/c30f0942-a774-488a-a172-4ef064668e8d-938665§ionId=007
中環G.O.D.
今日路經中環G.O.D.住好啲,想起本年度高中的「工作體驗計劃」有這一間本港的家品設計專門店會提供兩個名額給同學試工,未知是否會來此一間呢?
2013.07.23補充:
上次途徑中環G.O.D.,原來真的被指派到此店,同學們,請加油啊!
另同學請於 2013.07.24 上午9:30 在石硤尾港鐵站集合。
工作體驗計劃上班時間:
2013.07.24 (三) 10:00-18:00 2013.07.25 (四) 11:00-19:00
2013.07.26 (五) 11:00-19:00
2013.07.27 (六) 13:30-21:00
2013.07.28 (日) 12:00-20:00
2013.07.29 (一) 13:00-21:00
G.O.D.網站:
http://www.god.com.hk/
2013年5月31日 星期五
本年度「音樂室大門彩繪」設計作品最後六強
本年度視藝科舉辦「音樂室大門彩繪」設計活動,作品已經由中一至中四學生徵集完成。
我們選出最後六強的作品予校長及副校長作最後評審,比賽結果將於日內公佈。
冠軍作品將會於考試後由高中視藝科同學帶領其他同學繪畫於音樂室大門。
現在先與大家分享六幅入圍的作品:
你又喜歡哪一幅呢?
我們選出最後六強的作品予校長及副校長作最後評審,比賽結果將於日內公佈。
冠軍作品將會於考試後由高中視藝科同學帶領其他同學繪畫於音樂室大門。
現在先與大家分享六幅入圍的作品:
你又喜歡哪一幅呢?
訂閱:
文章 (Atom)